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及管理体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任新玮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形图测绘在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形图测绘在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它为城市规划以及各项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城市信息化经历了从分散到整合、从局部到整体、从非空间到空间、从独立到集成的发展过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进入空间化和整体化的发展必然和高阶阶段。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地形测绘技术在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准度和高效率,对测绘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城市地形测绘技术 管理体制 应用

         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市测绘工作量的激增,测绘生产、测绘管理等工作不能再沿用传统方式,应开展信息化改革。对地形测绘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最为重要,应该注重传统模式中劳动力重复浪费问题的解决,并实现测绘生产和相关管理资料的数据化保存和使用,这也是保证现代城市测绘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多为独立小区域测里,范围不大。为保证测图的精度,应在测区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基本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等级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建立。经过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获得各控制点的平面直角坐标,作为平面位置的基本控制。高程控制网,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作为高程的基本控制。测区控制测量所提供的控制成果是整个地形测量的基础。
         1.摄影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即通过航空设备等摄影获得航空照片做成数据库。航空拍摄到的立体图形,通过解析测图仪生成地貌特征,或者用立体测量仪获取地形特征传输到计算机当中,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自动生成数字地形图,再通过绘图仪进行绘制。
         2.原图数字化方法。原图数字化,即通过目前所拥有的地形图,用数字化仪器和计算机技术获取数字地图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必须有现成的地形图,但在应用中会受到误差的影响,进而无法保证地形图质量精度。
         3.全野外数字测图。这种方式主要是先通过电子手薄和全站仪仪器采集相关的野外数据,并且通过数字化处理方式转换成图形,快速成立草图,再反复复制修剪,生成一系列的数据;用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加上全站仪的配合,仔细监测数据信息转化成图形;结合现场的环境进行润色整理,提高了图形质量。利用全站测图法进行测绘作业,首先需要建立平面控制的坐标系,即在测量前选择大地坐标系的方法,方便测量区域内各等级的GPS点的使用。若测图范围内没有可用的控制点,则可用建立测量区域内的坐标系来进行数据采集,即在一个相对开阔的视野内设立站点,并做好标记,然后连接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对于点状、带状或多点的地貌形态要分别采集,特殊地段尽量控制形状变化,尽可能减少误差出现,确保数据准确性。最后根据测量点的坐标系统,加上图示测绘地形图,全站仪仪器绘图一般用CASS等专业测图软件操作,通过CASS软件与全站仪的数据进行接口,使采集的数据自动输人并记录,再结合草图和实际地形情况进行修补,并逐一添加文字符号,实现地貌特征的绘制。
二、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管理体制的现状
         1.城市测绘生产体制的通病。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地形测绘经费是由地方财政拨款,下达到测绘管理机构,再下拨给直属的,有时也是唯一的生产单位,测绘单位获得经费后,就可决定是靠自己队伍测图还是到市场上选择合适的单位,再把任务承包出去,这样就形成了垄断基础上的竞争。一方面,生产单位和拨款单位在价格上总是纠缠不清,另一方面,有垄断地位的生产单位往往人员冗余,基层职工不愿上第一线,对新技术的应用并不迫切,安于现状。

这些单位往往放下手中的本地地形测量任务不做,将少数精兵强将调去完成非计划下达的任务,或再到外地承揽地形测绘,为本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单位的总体效率低下,靠垄断完成的测绘任务往往质量不高。因此,测绘生产单位必须和管理机构在利益上彻底脱钩,取消隶属关系,打破行业垄断,实行公平竞争,真正调动一线生产职工的积极性,推动技术进步,改进企业管理,达到用同样的钱干更多的事、干得更好的目的。
         2.现行资料供应方式的不合理。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地形图供应方式也是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化趋势的。众所周知,获取数字化测绘信息的劳动量极大,费用极高,而复制、传递成本极低,没有政府的初期投入,靠企业自发投资生产、出售信息、赚取利润、满足社会需求是做不到的。目前流行的做法是政府下拨经费给直属、唯一的生产单位,由它组织生产、获取信息,并由它出售信息,其收入主要填补下达任务时所拨经费的不足,有的还部分返回至管理机构,用于补充管理经费或增加机关职工的福利,显然这种运作方式有明显的弊病。生产费用的测算缺乏客观依据。出售信息究竟能获得多少回报,对下拨经费者是未知数,由于垄断,价格不是由竞争产生的,违反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因此拨款者和生产者在价格上永远纠缠不清。出售信息的价格也无客观依据。价格过高,给人以生产单位靠垄断获取利润的印象;价格过低,生产单位可以阻挠信息的出售,而事实上测绘信息是没有替代品的,面对垄断者,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版权关系主客颠倒。地形测绘信息是靠政府长期投入,逐渐积累起来的,生产单位靠政府拨款而产出的测绘信息,其知识产权理应归政府所有。目前体制下,城市测绘生产单位控制的测绘信息只能算是代管,若作为版权所有者,在法律上、道义上都很难说得通。
三、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管理体制的改善策略
         针对上述城市地形图测绘运作方式存在的弊端,可对现行城市测绘体制的改革方向确定为以下几点:
         (1)营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在测绘生产方和管理方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经济一般原则对出售信息价格进行自由竞争,营造出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提高服务意识。政府作为测绘信息从获取到供应这一过程中所有成本投人的主体,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城市测绘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政府部门树立良好的外界影响。
         (3)减轻政府购买负担。在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时代,可推广使用数字化地形图,其所出售信息具有价格越高,单位平均价格越低的特点,且其价格下降趋势是良性的,不会对信息生产方和管理方的利益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可降低政府部门在购买数据方面的经济压力。
         (4)引进和培养专业性人才。在对政府和企业相关职责进行明确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地形测绘工作开展的专业性,需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来引进并培养测绘人才,以为城市地形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人才保障。
四、总结
         城市地形测绘工作的开展需结合现阶段城市测绘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对城市地形测绘信息的获取、出售等环节进行调整,在政企职责分开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测绘工作中应有的作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提升城市地形测绘水平。




参考文献:
[1]舒洪.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及管理体制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5):217-218.
[2]吕定平.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及管理体制的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8(01):12+18.
[3]宋小冬,杨光.城市地形测绘技术的应用及管理体制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0(02):37-38+40.
[4]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分析[J].段建国.江西建材.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