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周轩
[导读] 模块化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当前已经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摘要:模块化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当前已经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必要展开深入地分析。本文从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实际用工量、减少施工材料、降低实际用工量、减少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应用以及施工技术较高几方面内容入手,阐述了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模块化技术的优势,并对其在建筑施工中的详细应用展开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模块化;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对于建筑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模块化施工技术有着较强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能够体现出诸多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开展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对其的高效应用,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其的重视,以实现对于模块化施工技术的优化应用,促进建筑工程实际质量的提升。
1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1.1有效缩短工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缩短原有的工期,甚至能够达到1/3到1/2。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程度是因为模块化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需要完全等到完成前一流程之后再开展下一环节的工作,能够同时开展土建施工以及工厂化制造,再加上模块化后期装配效率较高,所以能够有效推动工程进度。缩短工期能够实现对于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投资的效益,能够尽可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1.2降低实际用工量
         除了有效缩短工期以外,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在原有基础上降低实际用工量,模块化施工过程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同搭板房屋相比可以节省12-15%的用工量,而其同砖砌建筑相比,其节省的用工量高达40-50%。在实际施工现场甚至能够节省更多的用工量,一般情况下,相比大板房屋的施工现场能够节省一半以上。
1.3减少施工材料与设备的损耗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对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损耗,而且还能够改善原本施工工人的工作环境。绝大部分的施工过程都可以直接在工厂直接进行,只需要在现场完成少量的装修、接通管线以及组装模块工作等。施工工人不必再像从前那样受到户外恶劣天气影响,对于施工的长期组织进行以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4施工质量较高
         模块化技术的应用有着施工质量较高的特点,其所制造出的模块单元主要是由钢材料所制成的,有着较强的坚固性并且有着良好的抗震能力以及抗压能力。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模块化施工会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加入到楼板、梁、柱等位置,为了能够充分结合起“建筑”与“结构”,模块单元不应当仅起到围护结构的作用,其同角柱和梁仪器支撑起了建筑的结构骨架,增加了建筑的坚固性能,并使其使用年限得到了充分延长。
2论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2.1模块单元运输
         有效应用模块化施工技术应当在工厂开展生产工作的模块单元,然后再通过运输将其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安装工作。

在运输模块单元之前,应当运用厚塑料膜对其开展相应的密封处理。与此同时,相关施工操作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模块单元连接处的防水工作,在运输模块单元的过程中,需要优化选用相应的运输工具,以此确保其运输路面的平整性,降低颠簸等问题对于模块单元质量的影响。此外,操作人员应当保障运输路面的宽度,所以在进行运输之前务必要完成对于运输工具的合理选择工作,并从当地路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制定,以此保证运输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例如:在运输模块单元过程中,若是需要经过危险路段,便要采用拖车来完成模块运输工作,以此提升运输的安全性。在运输模块单元过程中,其除了会受到交通因素影响以外,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等,都有可能会制约模块单元质量的提升。为了降低上述因素对于模块单元运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运输期间应开展相应的密封处理工作,降低其出现受潮的可能性,进而实现其质量的提升。
2.2提升与安装受力
         在提升模块单元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损坏的现象,由于在提升期间有着相对较为集中的受力点,再加上模块单元有着较大的自重,加剧了其损坏的问题。基于此,在提升模块阶段应加强对于模块单元连接的重视,重视起自身抵抗力的提升,同时还要通过热轧型钢的应用进行提升工作,该方式的应用能够在加大程度上提高模块单元强度,并降低在提升阶段出现损坏的概率。在实际开展相关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起重机比较高度存在不同,所以其实际的吊装技术也有着多样性,所以在提升单元模块时应当随时开展对于吊装绳索角度的调整工作,确保其单元称重能够保持在最小状态下。对于模块单元来说,其角部重量是最大的,所以在进行提升的过程中需要率先从角部开始,运用独立框架进行协助吊装工作,妥善地保护好模块单元,极可能减少在提升阶段出现损坏现象的出现。
2.3建立三维施工信息模型
         为了能够有效保障好施工效果以及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当在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于三维施工信息模型的建立,并对实际开展得现场施工基于正确指导。这样便可以明确好施工设备的具体位置,并在了解施工具体情况以及标准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安排与调整模块单元的日常顺序,以保证现场施工能够更具规范性以及稳定性。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4D技术进行模拟施工,此举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期间潜藏的各种风险问题,以便于第一时间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解决。
2.4管道和管线模块安装
         在安装管道以及管线模块的安装方面,应当深入探索其模块以及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好其长度,然后再进行工厂预制,对管道以及管线进行详细编码,然后再开展相应的安装施工工作。从实际的批量模块化标准出发,明确好管道以及管线的具体连接方式以及敷设方法,同时确保材料使用能够同工程具体的标准相符合,这样便能够切实保障好管道以及管线模块的安装质量和效果。
3.结语:综上所述,模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工程的资源投入,同时其对于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务必要加强对该技术的重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对于该技术的应用,提高我国模块化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实现工程整体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雪.浅析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6):320.
[2]潘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模块化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3):287-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