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陈劲松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时期。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主渠道,特别是那些好的文学作品不但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进行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陈劲松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初级中学  445033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时期。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主渠道,特别是那些好的文学作品不但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进行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07-02

        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日益凸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缺少意识、缺少选择、缺少时间、缺少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应注意对于课外阅读方面的研究,强化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注重阅读内容的正确选择;完善阅读安排,规范阅读时间;明确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帮助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端正阅读态度
        教师作为可以列举那些名人在学生时代博学强记的动人故事,要使学生确信广泛阅读,将有益终生。而目前的家长和老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死啃课本,不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阅读视野的开阔,其实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由于初中生年龄的特殊性而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生理发育成熟较快,而心理成熟相对滞后,由于他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缺乏全面与透彻,对是非辨别能力又不强,再加上他们还缺乏应有的文学修养,自然便出现了课外阅读中的随意性、消遣性、好奇性、冲动性等行为。  我们经常谈到:书籍不仅能使人目视千里、通晓古今,也能使人接过前人棒传至后人,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还能使人晓知明理,化解面临的各种矛盾和焦虑。从某个角度讲,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个概念,要想有丰富的人生就得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地阅读。王蒙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的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英国的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性,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诸如以上这些道理,学生听多了,听明白了,会因读书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性而促使自己去多读书的。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应该经常开设专题阅读讲座、作品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制作名言警示录、写读书札记、编辑读书集锦小报、开展作品中的审美演讲等有益的活动,调节学生因单调、沉闷的课堂学习而导致的无聊空虚心态、厌倦心理,引导学生走上充实、有益、健康的阅读轨道。教师还需要启发学生正确认识读物的价值与意义,要求学生做到选择有利于帮助自己提高语文能力、丰富和积累语文知识的读物阅读。学生一旦明白了阅读的目的意义,手中有了安全可靠的阅读物,他们便会轻松自如、积极尽情地读,语文课外阅读便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了。
        二、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确保语文课外月的的实效性
        当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辅导学生如何去书山文海里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读、如何合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这是关键的。人生有限,时间宝贵,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去找书、怎样去读文章,我们应该正确辅导。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古罗马的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因此,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有关目标给学生推荐好书刊。
        在向学生建议读什么样的书时,教师要研究他们的兴趣、志向和才能,应以学生的年龄、心理接受程度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将帕夫雷什初中的十个年级分为三个学段:低年级(一至四年级)、中年级(五至七年级)、高年级(八至十年级)。他为低年级提供的大多是故事、童话、诗歌、寓言、神话,为中年级提供的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为高年级推荐的则主要是文化格调较高的书籍。我们语文老师要做到有目的地利用班级借书时间,带领学生进图书室,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读物。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由赏读作品向自由创作发展,教学生写读后感,积极向校园广播、报纸、刊物投稿,让他们有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三、建立阅读档案,记录阅读历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课标要求我们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我们的课外阅读小组要给每个学生建立起一个阅读档案,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员平时的阅读表现,收集组员的读书笔记和自我反思。各小组成员之间还要开展自评、互评,然后再加上教师评价,另外还要搜集家长的评价。对于这些评价,我们需要定期小结,可以一学期一小结,从而形成阶段性评价收入档案袋。到学年终结再形成终结性评价。对于阅读成果我们要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来展示。如开展手抄报展览、读书演讲活动、书香校园活动等,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有格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就说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有莫大的关系。今天,“终生学习”的观点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十分重要。我们语文老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经常渗透读书作用,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坚持不懈,把读书作为每天必修的功课;做好学生挑书的参谋,让学生读有益的书籍;课堂合理设计,让学生有展示读书成果的机会,激发兴趣,积累知识。让我们语文老师相互交流、共同努力,把课外读书变成学生的最爱。
        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足够的课外阅读量与良好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语文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维活跃、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责无旁贷,更是任重道远。就让我们借着课改的东风,引领学生在书海里自由地搏击,让更多优秀的作品荡涤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心灵沃土更为丰厚,言语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周艳.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6):122-123.
[2]王坤.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 学周刊, 2018(9):133-134.
[3]杨翠霞. 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J]. 神州, 2017(15):204-204.
[4]邢兰云. 请把阅读的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田——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思考和尝试[J]. 小说月刊月刊, 2016(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