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张钧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张钧
[导读] 素质教育推进历程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的教育要聚焦到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的是心智健康三观端正知识充沛的“现代人”,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使培养对象成为一个拥有健全意志品质的人,这一过程更要在可行的时期内尽早实施。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启蒙加速阶段,许多社会性的特质开始形成,这时段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意识的课程培养将会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健康产生巨大作用。

张钧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八庙镇小学  636622
【摘要】素质教育推进历程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的教育要聚焦到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的是心智健康三观端正知识充沛的“现代人”,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使培养对象成为一个拥有健全意志品质的人,这一过程更要在可行的时期内尽早实施。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启蒙加速阶段,许多社会性的特质开始形成,这时段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意识的课程培养将会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健康产生巨大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道德和法治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34-01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学生们除了需要完成文化课知识学习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从而才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基于这一情况,应当对当前道德和法治课程展开优化,进而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使学生们的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的实际现状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相较于初中、高中阶段而言,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由于小学生好奇心旺盛,对待事物的认知接受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小学阶段学习的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学习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待外界事物的认知还处于懵懂阶段,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更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教师对小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生道德和法治教学仍然不够重视,对于相关方面的教学理论还相对比较少,从而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理论相较于其他国家相对比较落后,教学内容对小学生而言难以理解。进而导致小学生对于道德和法治教学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
        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1. 对学科主题进行整合
        小学生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导不仅仅只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也与小学生其他科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快速形成道德和法治观念,首先务必要将自身教学内容与道德和法治教学内容相结合,将道德法治教学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教师在道德和法治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解《优美的校园环境》时,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展示校园环境让学生进行欣赏,或者带领学生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亲自感受校园的优美风光。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爱护校园环境的道德认知观念。
        2. 施行体验式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阶段。所以,相较于道德和法治科目理论知识的背诵与记忆,教师更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的认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体验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形成。
        例如:当教师讲解团结合作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分组合作比赛小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完成游戏任务。在游戏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分别邀请每组的小组代表进行团队合作的感受与心得的分享。教师通过体验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学生亲自参与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团队合作的正确意义,并且加深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知。
        3. 采取资源共享式教学
        教师在进行道德和法治教学时,还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道德和法治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形成道德和法治的认知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团队合作的德育认识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学。教师首先准备两个大桶,分别放在教师的两边。一个桶里装满的水,另一个是空的。然后发给每个同学一个小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先将满水桶的水更换到空桶内,并且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地自己去舀水、送水,要多想象怎么样团队合作。最后在任务完成之后,选出换水最快的小组代表为其他学生讲解他们小组是通过怎样的分工合作完成换水的,并说出团队合作获得胜利的新的体会。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團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日后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根据上面的论证与思考,在现阶段随着时代变换,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必须朝着一个更高的程度发展,必须引起广大教育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是我们培养下一代的重要需求。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成长是否健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其成人之后的心理状况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起来,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孩子们的思品素质与法律意识,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逐渐成为一个心智健全,拥有优秀意志品质,和法律观念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建设在核心素质教育之上的小学课堂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沈玲.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一年级《道德和法治》教材研读与教学思考[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7(9):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