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外科普阅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高楠楠
[导读] 通过有效的开展科普阅读活动,有利于拓展和延伸科学活动,这是当前科学实践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课外科普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有利于保证科普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感受到科普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学生科普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本

高楠楠   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  北京  100062
【摘要】通过有效的开展科普阅读活动,有利于拓展和延伸科学活动,这是当前科学实践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课外科普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有利于保证科普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感受到科普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学生科普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加强课外科普阅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来进行研究,致力于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33-01

        引言
        结合实际发现,由于小学生常常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注重追求掌握知识,提高自身成绩,并不会主动的阅读科普书籍,对科学知识了解相对较少,甚至认为科普文本较为枯燥,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隘[1]。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科普阅读,借助相关的网络平台,能够使学生提高个人的科学素养。
        一、加强课外科普阅读的作用
        (一)有利于家长重视学生课外科普阅读
        通过科普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家长也会意识到通过科普阅读为学生成长带来的积极作用,科普阅读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扩宽相关的知识面[2],因此家长也会更加重视课外科普阅读发挥的作用,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到科普阅读活动中。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普阅读兴趣
        在学生参与科普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较为自由的空间内互相交流,从而分享个人的阅读经验,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科普图书,学生个人也会喜爱科普书籍,在课堂上表现的更加积极,因此科普阅读活动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校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的营造科普阅读的良好氛围,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拓宽学生阅读的知识面,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3]。例如,教师在讲解太阳系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书籍使学生意识到冥王星属于矮行星的原理,进一步拓展太阳系有8大恒星的相关内容,因此学生在阅读科普书籍的过程中,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饲养,同时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科普阅读氛围,为学生进行科普阅读奠定基础。
        (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目前,有效的开展科普阅读活动能够使教师意识到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的获得相关科学知识,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加强科学知识的灌输,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科普书籍阅读的积极性[4],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成长,当前在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不断的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紧密联系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并完善相关的科普阅读体系,从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加强课外科普阅读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科普阅读气氛
        现阶段,学校的图书馆可以建设相关的科普阅读图书角落,通过举办多样化的借阅活动,能够保证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科普书籍,提高图书馆科普书籍的阅读率,使科普书籍流通面积不断的扩大[5],而教师也要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在班级内部建立科普书籍的图书角,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在图书角内部进行阅读书籍,并敢于与同学之间分享阅读的心得与经验,教师也可以在阅读课对科普阅读书籍进行普及,从而建立相关的专题栏目,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阅读资源,促进学生不断的进行交流。
        (二)建立科普阅读部落
        现阶段,教师可以以文学题材的相关作品作为基础,对课外阅读的部落进行有效的建立,例如关于科幻小说或普通话的,按照相关的文本难度设置不同的等级,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的爱好进行分配,丰富学生主动的去阅读书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同时,教师也要注重科普阅读活动的不断丰富,使学生在科普阅读当中获得更多乐趣,例如教师在使学生观看相关的科幻电影,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写读后感,鼓励学生向科学专栏进一步投稿,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
        (三)加强网络阅读平台的交流
        当前在学校开展科普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构建相关的网络平台,并定期的推荐相关的科普图书,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推荐,而学校也可以联系校园的图书馆以及多元化的网络平台,保证学生能够将自身的读后感发布到论坛当中从而使学生发表个人的意见能够对阅读资源实现共享,保证学生在科普阅读活动后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推荐课外阅读部落的书目
        目前,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更好的参与阅读活动,推荐的科普书籍不仅仅要具备吸引人的题目,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内容。例如,学生在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地球家园等相关书籍时,教师也要积极的进行引导,拓宽学生阅读的知识面。学生也可以彼此之间推荐相关的科普书籍,并说出推荐书籍的主要原因,使推荐的书目不断增多。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课外科普阅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丰富科普阅读活动,保证学生在进行科普阅读活动当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乐趣,分享自身的阅读收获,引导学生不断的追求科普阅读的愉悦感,从而利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淑娜,肖兰,殷利军. 公共少儿馆科普阅读推广的实践——以如皋市少儿馆为例[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01):77-81.
[2]叶倩,吕琪. 基于科普阅读的途径浅谈科学素养的培养——初高中物理课外文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物理教师,2014,35(07):4-6.
[3]陆艳. 刍议科普期刊如何更好地引领青少年课外阅读——以《科学大众》杂志为例[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285.
[4]赵发珍,刘青华. 图书馆科普阅读书目推荐:现状、模式与策略[J]. 图书馆学研究,2020(02):93-101.
[5]杨彦嫦. 公共图书馆少儿科普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01):4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