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道具(马鞭)在户外活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黄丹
[导读]

黄丹   湖北省宜昌市基建幼儿园  4430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28-02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犹如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有选择确定戏曲道具马鞭为户外活动道具,拟定研究本计划。 道具以其装饰美、色彩美、以及可摆弄、玩耍等特点,满足了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需求。并针对不同道具、不同玩法创编出道具儿歌,将对道具的了解、技巧动作的学习融入儿歌之中,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诵读中,在运用道具开展的各类游戏中,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发展其基本动作和语言能力,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戏曲马鞭的引入,使幼儿园活动器械更为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戏曲中马鞭的表演有一定的技巧性和程式化,在向幼儿介绍道具、欣赏京剧演员表演的同时,鼓励幼儿尝试模仿表演简单的技巧动作,让幼儿身体协调发展。道具游戏的创编,不仅贯穿了五大领域的目标要求,更突显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幼儿在道具游戏中要学会等待、守秩序;要赢得比赛就必须相互配合;遇到困难要勇敢坚强,遭遇失败绝不气馁;要学会分享成功和快乐……正是在道具游戏中,幼儿的性格变得自信阳光。
        二、具体内容:
        根据五大领域中,中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以及我园的戏曲特色设计了户外综合活动《快乐的小马鞭》。
        首先,幼儿听音乐手持马鞭有序出场,要求幼儿能模仿马的奔跑动作有机渗入艺术领域;其次,幼儿分为两组,一组用马鞭搭“拱门”,另一组则扮演小马进行游戏,这部分很好的锻炼幼儿团结协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培养了幼儿的钻爬和跑跳的动作发展,有机渗入社会领域和健康领域;第三部分让幼儿将马鞭摆好,绕障碍曲线走。这里锻炼了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幼儿动作和思维灵敏素质,有机渗入了健康与科学领域;第四部分六队站好进行马鞭的展示表演,边表演边朗诵自编的马鞭儿歌,有机结合了艺术和语言领域;最后幼儿六人一组围成圆圈,进行扶马鞭的趣味游戏,游戏中也有儿歌有机渗入,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品质,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有机结合了健康、社会和语言领域。
        本次活动中,我们运用了戏曲道具——马鞭,不仅让马鞭在户外活动中的一物多用,而且让幼儿认识了我国国粹京剧表演的艺术魅力。在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模仿马的奔腾跳跃而且幼儿互相配合协作完成队形变换,有机结合了儿歌的表演,锻炼了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和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这样在户外活动中不仅体现了体育游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性,更加结合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有效的提升了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
        三、研发历程
        我园的园本特色教学为戏曲教学,包括:戏曲唱段、戏曲舞蹈、戏曲手工以及户外戏曲道具游戏活动。2015年我们担任大班的教学活动,要求运用的户外戏曲道具是马鞭,但是马鞭在户外活动中仅局限于模仿马的动作进行游戏。刚开始幼儿游戏的性质较高,但反复模仿之后兴趣逐渐降低,当我们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就开始反复思考如何将马鞭一物多用,体现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既能提升各项综合能力又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首先,我们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探索马鞭的各种玩法;然后,老师将幼儿探索的各种马鞭的玩法进行汇总、整理,初步形成了一套马鞭的综合运用玩法,将之创编成幼儿戏曲道具操。在进行展示表演后,又与园领导和园内教师进行教研座谈,在反复修改润色后完成了户外综合活动《快乐的小马鞭》的创编。
        在“触摸戏曲,快乐游戏”2015年西陵区第四期公民办幼儿园“手拉手”专题教研活动中,进行公开展示,并获得了西陵区教育局领导及观摩嘉宾的好评。
        四、活动案例
        户外体育戏曲道具游戏《快乐的小马鞭》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我在思考:如何让幼儿不仅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使得幼儿的动作发展和意志品质都有所提高,而且能将我园的戏曲特色融入其中?在一次马鞭表演中,我得到了启发:马鞭是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具。只一根马鞭,就代表了马,演员通过马鞭的挥动和身体的起伏、翻腾,形象地表现出马匹的飞奔腾跃和人物在马背上的颠簸。既然马鞭能用于表演,那它是否也可以运用于户外游戏中呢?于是,根据《指南》中大班幼儿动作发展目标,我进行了尝试,设计了这个小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马鞭,知道马鞭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
        2.通过舞动马鞭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钻爬和跑跳的动作的发展,锻炼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马鞭、音乐《草原小姐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草原小姐妹》,幼儿挥动马鞭模仿骑马动作入场,绕场一周,进行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环节。
        游戏分成五个环节,利用音乐连贯起来,从头至尾一气呵成。
        第一个环节:幼儿队列分为两组,一组用马鞭搭“拱门”,另一组则扮演小马先跳过自己的马鞭,然后用爬和跑的动作穿过拱门;完成后两组交换进行。此环节先进行队列变换,然后通过钻、爬的动作通过拱门,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及四肢的力量。
        第二个环节:幼儿还原成六队,利用马鞭表演,边表演边朗诵儿歌《马鞭歌》,展示马鞭的各种玩法;此环节中,将语言与艺术表演相结合,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第三个环节:幼儿把马鞭摆在地上形成s形障碍,幼儿一个接一个绕曲线行走;此环节通过s形障碍训练幼儿绕曲线行走,锻炼幼儿的身体灵活性。
        第四个环节:幼儿还原成六队,玩民间游戏《炒黄豆》。即幼儿两人一组,互握马鞭配合完成翻转动作;此环节幼儿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翻转动作,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幼儿有团队意识。
        第五个环节:幼儿变换队形,六人一组围成圆圈,顺时针方向互换马鞭,边互换马鞭边念儿歌《骑大马》。此环节中,将语言与体育运动有机结合,既锻炼幼儿的动作反应能力,又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游戏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学习,掌握游戏的全部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将五个环节连起来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随音乐还原队形,有序退场,戏结束。
        五、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提供的配套条件、专业支持、资源
        配套条件有:
        宽阔的场地、戏曲道具(马鞭)、活动音乐《草原小姐妹》
        专业支持:
        普及戏曲知识,了解道具马鞭的运用特点及技法。
        专业资源:
        自创儿歌《马鞭歌》、儿歌《骑大马》
        《马鞭歌》
        你拍一我拍一,我把马鞭当马骑;你拍二我拍二,我的小马找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我骑马儿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我喂马儿把草吃;
        你拍五我拍五,我骑战马把刀舞;你拍六我拍六,我骑马儿打马球;
        你拍七我拍七,我拿马鞭来演戏;你拍八我拍八,我的小马顶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扬鞭催马雄赳赳;你拍十我拍十,大草原上马奔驰。
        《骑大马》
        小娃娃,骑大马;一骑骑到外婆家;
        什么马?胭脂马;什么马?赤兔马;
        什么马?汗血马;什么马?千里马;
        外婆见了笑哈哈。
        六、注意事项
        1.游戏前向幼儿强调该如何使用马鞭才能安全的活动。
        2.在教学中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学习马鞭的运用技巧时先小组再集体。
        3.道具马鞭的准备时,马鞭的长度应在75厘米左右,太长在表演中容易误伤他人,太短不能体现戏曲道具马鞭的特点。
        4.在游戏中向幼儿强调规则意识,初步尝试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意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