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家园共育,共促幼儿成长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邹莹莹
[导读] 在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的教室门口都会有一板块为“家园共育”,在我去过的很多所姐妹幼儿园参观学习交流时也都发现在他们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门口也会有一块栏目“家园桥梁”“与你有约”。不管是“家园共育”,还是“家园桥梁”甚至“与你有约”。都反应了幼儿教育中“家园”工作的重要性及对其重视。我在的年级组会议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唉声叹气“明明很用心认真的工作,每天都加班,但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别提了,我们班的家长又来

邹莹莹   江苏省南京市兴宁幼儿园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在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的教室门口都会有一板块为“家园共育”,在我去过的很多所姐妹幼儿园参观学习交流时也都发现在他们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门口也会有一块栏目“家园桥梁”“与你有约”。不管是“家园共育”,还是“家园桥梁”甚至“与你有约”。都反应了幼儿教育中“家园”工作的重要性及对其重视。我在的年级组会议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唉声叹气“明明很用心认真的工作,每天都加班,但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别提了,我们班的家长又来找我吵架了”........由此可见,家长工作能影响到教师的生活质量和职业的幸福感。
【关键词】家长工作;共育;沟通;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24-01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从分的功效。”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的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园良好的配合能够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还可以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家园工作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发展,促进家长和教师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教育的进步等。
        二、幼儿教师在家长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爷爷奶奶包办
        很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把照顾孩子的任务交给爷爷奶奶,这样的教养方式有一定的好处,如:老人有耐心,时间丰富,孩子的作息时间相对规律些等。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老人对孙子更加宠爱,导致孩子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完全辅导、不能很好的接受新的教育观念等。
        (二)家长不配合
        在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好吃的糖果”中,需要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口味的糖果,各种形状颜色的糖果,还要参观糖果店并请家长拍照记录,还要收集糖纸,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糖果纸贴画......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班级中总有一些家长跟着一起忙活。也总有一些家长视而不见......
        幼儿园的工作从来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总的来说,大多数家长是配合幼儿园及教师的工作的,但是也有出现家长配合度下降或者不配合的情况。
        (三)家长表示对老师不满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很难让所有家长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100%的满意。加上家长有时会由于各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产生误会。每个班级都会有对教师不满的情绪。如果这种不满的情绪满意得到化解,会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应学会智慧的化解家长的各种不满。



        (四)家园教育步调不一致
        孩子在幼儿园里个个都是小能手,可是一回到家庭中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样子了。就想是有的孩子在爷爷奶奶面前就各种专横、威胁。而到了严肃的爸爸面前就变的很乖巧。其实不管是家庭成员间的步调,还是家庭和幼儿园的步调都要保持一致,否则会降低或消退教育的效果。使幼儿善变、表里不一。
        三、良好的家长工作的策略
        (一)重视沟通,运用多渠道进行沟通
        学前孩子语言表达不充分,而且在幼儿园期间容易有“突发状况”。所以幼儿园教师应尤其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情况。用事实说话。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有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教师应根据需求有选择适宜的沟通渠道。让沟通发挥最大程度的效果。如:家纺、家长会、网络沟通、家长半日活动、电话沟通、一对一的面对交流、约谈等等。
        (二)平等的对待家长,尊重个体差异
        家长是个复杂的群体,每位家长都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学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习惯 。从性格来说,有的家长敏感多疑、有的容易冲动、有的好强攀比等等。从家长的从业背景来说,一的外来打工、有的从商、有的全职在家带孩子、有从事管理等等。从家长对教养的观念上来说,有的家长民主、有的家长包办、有的家长过度关注或忽视等等。因此家长们对教育的认知、观念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都存在差异。不管什么样的家长,教师都要平等的对待,尊重差异。
        (三)树立良好的专业的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在与家长第一次接触中,如:神色眼神、表情动作、着装妆容等都影响着家长对教师的最初看法,还决定了以后家长工作家长互动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格外注意在家长心目中留下的“初次印象”。 随着家长的教育意识越来越高,他们对教师的专业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师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康的、阳光的、大方的外在形象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倾听家长的声音和需求
        “倾听”,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学会倾听孩子,还有学会倾听家长。这就需要教师建立在“将心比心”的基础上了,要学会思想、角色的转换去理解、同情。通过倾听了解、辨识家长的需求和问题所在,这样有利用后续家长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能够和家长建立起相互理解和良好的情感关系。
        (五)充分发挥家委会及家长志愿者的力量
        在家长的群体中,家委会和家长志愿者是支持老师、配合工作、热情热心、不计报酬、有爱心等特点的。他们对家长群体具有积极的带领带动作用。他们愿意为幼儿园和班级活动出力。教师应从分发挥家委会和家长志愿者的力量。当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或班级工作不理解不满意时,让家委会或家长志愿者出面调节或解释,则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冯伟群著.幼儿教师临场应变技巧60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教师教育丛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欧新明
【3】莫源秋著.幼儿园家长工作技能与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loaverne warner著【美】[M].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张春炬主编.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技巧[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冯伟群著.幼儿教师临场应变技巧60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王哼著.幼儿园家长工作沟通问题50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
【8】吴丹著.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晏红著.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0】胡剑红主编.破解家园沟通的44个难题[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