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吁轶洁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我们都知道,提升阅读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训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并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吁轶洁    南昌市江南学校  江西  南昌  33001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我们都知道,提升阅读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训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并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92-01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难点,其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自身发展的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小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与阅读能力有着十分紧密的练习,其中阅读教学方式会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产生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时在阅读中通过不断的分析理解,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1]。此外,除过课堂阅读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开拓小学生文化视野
        加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锻炼,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学生只有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才能有效地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总之,学生在阅读中既能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丰富阅读活动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工作时,学生在长时间阅读中容易出现烦躁情绪,阅读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2]。



        比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花牛歌》一课时,教师在授课结束时可以举行“诗歌朗读赛”,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该诗,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取长补短,在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朗读情况作以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二)推荐合适的阅读资料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对各个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再加上他们具有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征,就需要教师在这过程中结合这些特点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资料。如这些阅读资料中的图片与文章相符合,而且这些图片具有吸引力。这只有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才能吸引小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比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时,许多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但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盲目选择相关课外阅读资料,只觉得封面或插图是自己喜欢的,对阅读内容并没有太多注意,所以阅读效果不尽人意[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神话故事精选》等相关书籍。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前提下愉快地阅读。
        (三)合作探究
        为了能在阅读中散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能互相学习、互相监督,提高阅读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作阅读心得,并让互相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收集、引入更多的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比如,我们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科学知识都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在引入课主题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之后教师在问问学生“同学们,那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是纳米制造的吗?大家再讨论讨论”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鼓励,之后引导学生来阅读课文,当学生结束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中纳米都是以各种形式存在,那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希望的纳米能制作成什么?”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的思维被发散。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阅读兴趣增加,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桂英.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名师在线,2019(34):44-45.
[2]刘晓峰.漫谈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月光曲》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43.
[3]屠爱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学生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18(06):123-124.
[4]刘卫求.浅谈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8(26):370-3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