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好习惯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佟双格
[导读]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对幼儿的教育而言,养成教育尤其重要。
       佟双格   喀什市第六幼儿园       844000
       
        摘要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对幼儿的教育而言,养成教育尤其重要。
        关键词  优秀  幼儿  养成教育  习惯
       
        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那么,作为教育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社会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培养幼儿好的养成习惯呢?
       
           一、 及早着手,幼儿期是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0-6岁)幼儿期。幼儿期各个方面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最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良好的行为就容易成功,而且养成习惯的速度很快,“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时如果养成的习惯是好的,就会和本能一样根深蒂固,即“心未滥而渝教,则化易成也”,而如果养成的是“恶习则不仅影响或阻碍发展,还可能导致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故“人生终生之德行皆于幼童数年预为印模”,童幼习于善则终生善良,童幼习于邪恶则终生邪恶。
        
            二 、首次正确强化。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正强化,幼儿将获得积极的愉悦的体验,为了再次获得这种愉悦的体验,他们会重点重复出现这种良好的行为。反之如果对幼儿的行为给予负强化,幼儿将获得消极的体验。
        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社会行为,言谈举止上,学习等方面的行为)方面,幼儿园可科学设计环境,引导幼儿行为,如区域分割为以主题命名的活动区,不同设施摆放有利于孩子自发地认同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以物化方式呈现集体规则,行为习惯养成贯穿到一日活动中,各科教学活动中,早晚离园礼貌,午睡整好自己的衣物,活动学习后放好玩具,学具,每天按时睡觉,早睡早起,讲卫生,爱清洁等主题活动,并与家长联系,达到共同的目标,以正面教育,正面强化,鼓励,表扬,小红花奖励等强化幼儿正确习惯,幼儿在反复体验正确行为所带来的愉悦之后,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巩固。
        
        三、多管齐下。
        
        好的习惯成就了许多名人,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的成功不能不说与他6岁时养成的迅速果断的行为习惯相关,当代教育名人朱永新教授的成功就与他从小养成早起读书是习惯分不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应多管齐下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抓好养成教育。(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对孩子负责,注重胎教及3岁前的教育,及早着手。(2)幼儿园把幼儿养成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各个环节,达到即教书又育人,为幼儿终生奠定良好基础。(3)小学中学乃至高中,大学还需不断引发孩子对自身行为提出新的要求。(4)全社会都应关心孩子,从图书,影像等方面……为孩子的成长培养良好习惯,良好道德品质营造出浓浓的气氛,为造就出更多栋梁之才而努力,让每个孩子脸上有灿烂的笑容,也让每个家长的希望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要想培养优秀、成功的人才,就要培养幼儿好的习惯——优秀是好习惯。不仅要及早着手,抓住教育关键期和首次正确强化以及多管齐下等等,而且还要整合各项有效教育资源,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