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技能在小学数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何园园
[导读]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艺术化的、多元化的。

           
        何园园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长青乡第一中学校  161043
        摘要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艺术化的、多元化的。
        关键词   教学   技能  线上   方法
        教学技能通常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常用的、有效的一系列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所形成的教学技巧与能力的综合,教学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艺术化的、多元化的,良好教学技能的应用尤为重要。线上教学如何有效的运用教学技能,使之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呢?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是怎样运用教学技能的: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和学生们相聚云端,一起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较面对面的讲课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和诸多不便,也给线上教学的老师们提出了考验。前不久我利用钉钉视频会议上了一节数学课——《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合作探究和相互交流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可是在线上教学难度陡然增加,与学生隔空对话,操作怎么办?指导怎么办?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又怎么办呢?我深深的知道如果我单调的演示课件,学生通过课件来观察物体,没有亲身的参与和体验,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于是我做了大胆的尝试:请学生提前制作小正方体,和学生一起调试手机设备,通过翻转手机摄像头的方式来演示学生摆的图形,恰当的使用教学媒体,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合理的组织教学,经过了充分的准备,这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设计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
        我是一名乡村班主任,孩子家庭条件有限,家长农忙对于孩子的帮助少之又少,准备现成的学具对我们来说难度很大,根据我班的学生乐于动手,执行力比较强的特点,我鼓励孩子开动脑筋找正方体的道具:有的孩子用马铃薯切出了正方体,有的找到了自己玩的积木,有的拿起了奶奶的药盒,还有的孩子自己画出正方体的模型折叠粘贴等等,其实在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就已经被积极地调动起来,看到他们展示在我面前的正方体,我真的深受感动。小正方体的准备是这节课能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学生在自己拼拼摆摆画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设计技能——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对于这节以动手操作为主培养空间观念的课堂,单纯的的课件演示,学生的空间模型的建立是停留在表面的,因此除了精心设计课件,我充分运用了钉钉视频会议强大的演示功能,上课前一天,我利用课余的时间和学生们一个一个的调试设备。翻转手机摄像头是我们第一次操作,学生拿手机不稳,展示的画面就不够清晰,拿手机的角度有问题,展示的画面就不全面,尤其是刚开始学生对于自己展示方向和会议中老师看到方向混淆了,每个学生我逐一指导,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毫不吝啬的送给他们,当我看到因为一句表扬而沾沾自喜的学生们,我的情绪也被他们感染了。小学生的快乐就是这样简单,小学生的世界也是这样简单,值得每一位园丁去用心的呵护。上课的时候,当学生自主摆图形时我切换视频会议的宫格模式,这样我能全面的看到大家的动态,学生也能看见,在摆的过程中他们铆足劲比赛谁在短时间内摆的图形多,气氛紧张而激烈。在学生当小老师考大家的时候,我就切换为演讲模式,当学生看到自己摆的图形占据了大部分宫格,小老师当得更有劲头了,总想别出心裁地摆出特别的造型来考大家,我的课件演示与学生小窗口的展示完美结合,课件演示与钉钉视频模式的熟练切换,真正实现了线上课教与学的同步,学生的思维在跳跃着,因为他们感受到他们才是这节课真正的主人,整节课学习特别轻松。
        三、课堂技能——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良好的开端,本节课,我利用学过的古诗《题西林壁》引入新课,请学生朗诵并说一说体会的道理,有的学生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学生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不同的发现。然后出示一组汽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商家为什么同一款车要拍不同角度的照片,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新课的导入环节使用了47秒的时间,导入与新知的教学紧密衔接。
        整节课,教学设计环节紧凑,组织有序,教师教学语言清晰,语速适中,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在竞争中自由的去摆,让学生摆图形当小老师考考大家,当学生对本课的新知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激励学生参与我设置的挑战,挑战升级,挑战再度升级,智慧大挑战这样的语言激励,让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的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根据要求摆图形真的没有难倒他们,最后利用小动物来课堂的练习形式,巩固了新知的教学。30分钟的课堂教学结束了,但是学生意犹未尽,在钉钉群里还在不断展示着自己的成果,本次课后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都做对了,轻松的完成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下一节观察物体课没用我讲解,学生就自己独立完成了。在课堂进行中,不知道哪一位学生家的大公鸡来到课堂上不停的啼叫,那个学生也意识到了略显尴尬,及时的关了自己的麦,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说道:“孩子们,大公鸡也来到了课堂给你们助兴来了。”孩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整节课我没有吝啬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都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技能如一泓清泉,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生命的力量,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教而不研终觉浅”,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一定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苦练教学基本功,扎扎实实做教育,让农村小数之花完美绽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