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体育课堂教学之中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董亮
[导读]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巧妙地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董 亮  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学校     黑龙江北安164000
        摘要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巧妙地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关键词  以身示范  课堂渗透  教学内容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本人是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已从教二十多年了,在这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寓德育之中。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下,以教学大纲内容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达到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人格、具备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而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等品质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所以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巧妙地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那么如何寓德育于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呢,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本人有了以下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         以身示范
        1.教师以身示范。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语言不文明,行为不规范等等不良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向榜样学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姚明、刘翔等著名体育人物进行讲解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更好地促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以体育偶像作为实例,可以较好的使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再通过体育课上优秀生的榜样带动,学生的学习劲头高涨,人人都能学会学好体育技能,不仅大大的提高了身体素质,将来还可能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为国争光,无限光荣。
        二、课堂渗透
        1.寓德育于课堂常规教学中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坚持每堂课的师生问好仪式,可以培养尊师爱生的意识和师生间的亲切感。关心爱护学生,是良好师德的重要表现,师生之间互相理解,感情相融,即是师生,又是朋友,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每一节课前站牌,体委严格队列训练,并向老师报数,即培养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又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这就是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另外,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对学生要绝对严格,训练学生做动作时,要求每个学生要时刻想着大家是一个整体,按照口令做到步调一致、精神抖擞,如果一个人的动作错了,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即一条鱼腥了一锅汤,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通过这一常规要求,我们不仅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做到动作整齐一致,既达到了体育课的要求,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寓德育于课堂教学内容中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很多,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寓不同的德育。例如: 短跑教学。在起跑教学前,教师首先要着重讲明两点:一是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实事求是,二是在规则上的要求——必须听到枪声响后才能起动。而绝不允许抢跑,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精力集中的做事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高尚品德。而长跑教学。我们都知道,长跑教学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而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娇生惯养,大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不能坚持。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因材施教,告诉学生科学训练的方法,安排适宜的跑速、距离等;对于意志薄弱的学生或落在后面的学生,教师及时指导和启发学生发扬“拼搏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和战胜困难,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记住:爱拼才会赢。然而教师在组织体操、球类、等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三、活动教育
        1.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会用到许多体育器材和备品,这时教师一定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教育,要让他们知道爱护公物是美德,人人都不要破坏,要懂得爱惜。学生即提高了品德素养,又玩得开心。
        2.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运动学科。运动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时要千万注意安全,一旦有意外发生,要提高思想认识,和平友好解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出现借题发挥,无理取闹现象。当然,最好是确保平安,愉快活动。
        3.在竞赛中,要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是纪律教育,要教育学生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格的纪律是保障一切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要培养团队精神。例如在篮球竞赛中,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信赖队友、尊重对手的精神。通过团队竞技的进行更好地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配合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另外还要公平竞争。不允许玩赖。公平精神是体育运动核心精神之一,同时也是中学学生所应具备的品质。要赛出友谊,赛出实力,赛出风格。
        四、情感教育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要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师生关系融洽还会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真是其乐融融啊!何乐而不为呢?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课间操、场校运动会、各级篮球赛和课余训练等大量的工作,这些都拓宽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领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全面捕捉德育渗透的时机,加强德育。由于中学时代既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师德规范。我一定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论、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