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玲 黑龙江省逊克县农场学校 黑龙江 逊克164400
摘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个性化阅读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个性化阅读与以往阅读教学不同,其将小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首要位置,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标》中的阅读教学的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应时刻注重创新。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赋予其独特的阅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予以强化,实现写作能力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渐对其质疑、解疑和答疑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其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 : 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语文教育教学非常关键。虽说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普遍,但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忽略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及兴趣培养,使其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缺乏激情;不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及阅读信心培养。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也没有因材施教,限制了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同时,过度注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忽略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和理念等相对比较落后,限制了个性化阅读的实施,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
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需要教师的激情 没有激情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来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例如,学习《琥珀》一课注重朗读的培养,从朗读到默读到对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蜘蛛,苍蝇的自由,紧张,瞬间转变的一种情形。通过朗读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只有用心去朗读,把文字转化为画面,再从画面转化为文字。实现语言的迁移,品味文章的科学性,趣味性。2、需要平等和谐 、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使其思维流畅,语言丰富。只有构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真正能体验到理智探索的愉悦,课堂也就成了一个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创造智慧飞扬的天地,在这样的课堂,要求我们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沟通心灵,用尊严赢得庄严,用爱心激励爱心,用生命呵护生命,用自由唤醒自由,并以一颗赤诚的童心去感受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让孩子们在开放的课堂上快乐着学,坦露内心,畅所欲言。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他们有着个性气质、生活经验、心境、情趣的差异,在每时每刻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们稚嫩的心灵,更要欣赏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力,求得每一个学生多角度的发展。任何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学语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带到课堂来的有他的生活与经验。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唤起、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的过程。不断地帮助他们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并使其照亮自己的语文学习的过程。
1、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阅读主。 个性化阅读教学特点和内容决定了具体课程实践中应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阅读空间及氛围,推动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开展阅读教学,注重与小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在和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对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予以充分尊重,使其在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2、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情境的创设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载体和平台,有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阅读效率的提升。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情境中,小学生更容易找到阅读的存在感,萌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时刻保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依托多媒体和趣味性的游戏、故事等,对问题情境、生活化情境等进行创设,吸引小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潜在激情。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个性阅读体验。 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凸显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角色扮演法、生活化教学法、阅读与朗诵比赛法等,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择优选择,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兼顾阅读教学针对性。 语文教师要对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具备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特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对小学生进行指导。首先,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效果。其次,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不同个体学生,其喜欢的阅读类型、风格等也有所不同,针对这一情况,语文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推动小学生自主发展。
个性化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就会生成很多的教学细节。我们要随机应变,用语文教师所有的敏感去捕捉、发现课堂的生成点,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引申、深入教学。用我们的智慧,让预设和生成共同演绎精彩的课堂。在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得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我们得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知识储备、敏锐的思辨、良好的语感等等。要充分了解个性化阅读的内涵,明确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依据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关注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情境创设,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既要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要关注其个体差异,为其未来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阅读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