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王艳全
[导读]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确立终身体育的目标,具有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王艳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161300
        摘要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确立终身体育的目标,具有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现状  原因  改变
        终身体育是一个内涵、外延宽泛的概念。从时间上看,它是生到死贯穿于人生的一种社会活动;从重要性看,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物质设施保障;从需要看,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把它视为塑造自身的一种重要手段,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确立终身体育的目标,具有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一、        现阶段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的现状
        现在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同学逐年在增多。而且,每年都是女生大大多于男生。在许多学校的体育活动中,我们都不难看到,女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喜欢体育活动的程度、擅长程度、关心程度等方面明显低于男生。
二、        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
         中学生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是很多的,错综复杂的。我主要从个人自身情况、家庭情况、学校的影响和世俗的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学生自自身不喜欢体育的原因是:有疾病、身体弱、运动能力差、 就是不喜欢。
        不喜欢体育活动女生多的原因是:传统世俗始终认为:女性应该阴柔文静,女性喜欢体育活动会遭人“白眼”,使人们敬而远之或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无形的压力迫使很多女同学不参与体育活动或不敢参与。另外,体育课中担心“做不好”、“怕同学讥笑”、“怕老师批评”、担心同学羡慕或是嫉妒 ,从而不愿意参加。
        多数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还有家长的原因:家长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不擅长体育,以往没有运动经历,对于子女是否参与体育活动不够关心。家长的这一现状对子女的体育活动参与产生消极的影响。
        还有一个原因是:体育教师对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的影响。

老师是否喜欢他们, 他们受到体育老师批评与否, 体育老师对他们实施个别辅导多不多, 体育老师是否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教师越是不喜欢他们,他们会越来越远离体育活动;教师越是批评他们,他们越容易产生自卑感。
        最后是同学们所给予他们的负面影响较多,嘲讽、不帮助、不配合、抢机会等的影响。
        三、如何改变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呢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当前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这种体育意识的形成,直接关系一个人的体育态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深入落实“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学深学透,加大宣传。让家长、学生的观念有较大的转变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获取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喜欢体育活动。
2、        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
        首先要改变安全第一,不出事故的管理思想。大胆让学生全员、有层次的参与学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要重视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开满开全课程,逐步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方法。要完善学校体育设备、设施建设,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加强考核评估。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训练,都有提高。
        3、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老师对于学生们喜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尽管为数不多,但培养好他们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师应多关心、理解、支持他们,应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
        一方面教师要多关心、多教导、多鼓励他们积极进行自我克制和自我暗示,减轻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为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他们多数人是有上进心的,是想改变落后局面的,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教师应该多发动同学们的群体力量,让同学们多关心、多带动、多引导他们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只要他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尝到甜头,必然引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要多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吸引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由消极到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从而逐渐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总之,体育老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配合,为改变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的状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而努力奋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