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佟双格
[导读] 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佟双格   喀什市第六幼儿园       844000
        摘要  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幼儿园   同课异构   教研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三节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同课异构就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例如大班组三位老师同时就绘本《房子大观》,开展了社会、绘画、数学认知这三个领域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认知“方格”这一重要知识主线,进行实际操作,让幼儿发现格子活动的有趣性。



二、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如何改进
1、        放宽领域选择
        教师在选择授课领域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自己拿手的领域,对于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领域会采取回避或跳过选择,这个时候听课教师就会发现这名教师在上自己熟悉的领域的时候得心应手,反之则会出现过多的差错从而使一节很好的活动成了败笔,这就要求每名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的时候尽量的多选择一些领域,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准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行调整并加强学习。
2、        同一领域不同构想
        其他老师在活动时的雷同,其实一节课相同的教案每个老师的理解不同,活动中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同时都有优缺点,这样两名或多名教师针对同一节活动,用同一份教案,或者同一领域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不仅可以看出教师之间的差异,也可以让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这样更有利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向更好的方向开展。
3、        参与活动幼儿的选择
        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时会选择自己本班的幼儿,因为这样教师能很好的把握住活动的主线,不用过多的语言引导,就能将幼儿至于活动中来,可是这样并不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可以选用自己不熟悉的幼儿,运用自己娴熟的课堂把握技巧将孩子吸引到自己的活动中来,在教研活动的同时锻炼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
4、        活动主要内容的选择
        无论开展什么形式的教研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选择尤为重要,大中小班要根据自己所带孩子的理解能力来选择活动的内容,尤其是我园,在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时,几名参与教研的老师就会坐在一起商议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从哪方面入手,或者大家看选择哪一本绘本更适合自己所带的孩子,因此在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活动的内容选择要特别慎重,不能过于难以理解也不能过于简单。
三、        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仅可以看到老师的强项,同时也可以发挥老师的自身优势,进而加强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活动之余借用不属于自己班级的幼儿进行活动,更能锻炼教师对于整个活动班级的掌控,这也是教研活动过后对教师的又一大考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