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收获快乐 用爱打动学生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陈欣
[导读]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坚信: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陈    欣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一重二小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161300
        摘要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坚信: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关键词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严爱相济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坚信:只有捧着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人格尊严是平等的。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 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被尊重、被重视的快乐,更愿意信任你,真诚地和你交流,主动接受你的教育。“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多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当一个学生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二、允许学生犯错误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所以班主任要关爱他们,尊重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当学生出错时,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告诉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老师也要注意换位思考。当学生犯错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头发,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有时,学生犯错误思想负担过重时,老师可以用朋友的语气告诉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肯定能够改正错误,并有意无意地接近他、善待他,帮助他,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地毫无顾忌地暴露出他的想法,主动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并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积极地接受教育。但宽容并不是纵容、不是放任自流,不能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
   三、严爱相济
   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玉不琢,不成器”。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针对初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班主任可以用制度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督促学生严格遵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制订出《班级公约》、《学生行为量化考核办法》等,作为学生遵规守纪的行动指南,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从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思想行为。也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的严格要求和学校的要求步调一致。


当然,严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含爱的感情。如对待爱迟到的学生,既要严厉要求其按时到校,也要情感渗透,可以给他讲讲关于迟到的故事,引起他们的重视,可以约定时间让学生在家门口等着一起到校,可以给他买个小闹钟督促他上学;对那些迟交作业、抄袭作业的同学,可以通过谈心,毫不留情地要求他们改掉坏习惯,杜绝不良的苗头再次出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出作业中的困惑,细心地指导他们学习。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而严格要求,注入正能量的教育,又是学生终生受益的灵丹妙药。因此,,爱心引领,遵规守纪,是学生总体素养得到长足恒久发展的前提;严爱相济,是提升教育成效的保障。
   四、做好表率,言行一致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师的身教作用尤为重要。制定的班规班纪,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班主任带头不做。要求学生每天早上按时、及时进到教室,班主任要在学生到来之前先坐在教室,摆放摆放教室物品,整理整理学生用品。这样,学生们天天看到班主任在教室等他,久而久之,也不好意思迟到了,还会自觉地习惯性地收拾好课桌书本;下午放学,班主任若经常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督促学生打扫好卫生,叮嘱学生收拾好书包,带好、带全东西,路上注意安全,学生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生知道班主任对班级的每件事情都会关心、过问、检查,他们在班级表现中就不会出现偷懒、取巧、蒙混过关的现象;理解了班主任就像父母一样在关心呵护他们,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为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身教范行,如滴滴甘露,定然润物无声。
        另外我的一点收获就是对待孩子要有耐心,不对孩子大喊大叫。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孩子在课下问我一个上课讲解过并且强调过两次的问题,我心中立刻很恼火,斥责孩子说:"你上课有没有听啊?我讲过啊。"这时孩子委屈地离开了。但雷夫老师不会这么做,他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讲五百遍,直到孩子听懂为止。也许孩子真的听不懂,也许上课时他的小脑子有那么一瞬间游离了课堂,教师要容许他们小小的不足,给孩子足够的耐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教师还有一个通病,就是"大嗓门"。有时候觉得只有声音大了,学生才能听得懂,只有声音大了,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哪儿错了。可是在教室里,尽管有时孩子们的淘气让老师很生气,但是老师认为大喊大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不如抑制自己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另一方面,教师给孩子什么样的刺激,就会使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对他友善,他也会对你或周围人友善,你对他大喊大叫,怎么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呢?结果会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耐心相伴随。
        总而言之,班主任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需要用心对待,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自己,教育工作离不开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只要多花一点心血,多献出一份爱心,多一点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你就会有收获。我们总会向往辉煌灿烂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个今天垒成,有向往有行动有坚持,方会使刹那变成永恒,使梦想变成现实,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还是魏书生说得好: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