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德斌 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校 150000
摘要 对于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全面的技术能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介绍搓球技术基本分类和综合运用,阐述了搓球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效使用搓球技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乒乓球 运动员 搓球技术 重要性
乒乓球比赛中,搓球技术是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技术之一。尽管搓球技术在专业比赛中更多时候被作为过渡手段而不是进攻手段。但是,随着新材料乒乓球的广泛使用、乒乓球技术的日益发展,搓球技术以其台内球处理细腻、方法多样开始受到运动员的重视。于是,搓球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了考察运动员技术能力是否全面的一项重要指标。技术全面的运动员往往比赛的成绩更好,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掌握较高水准的搓球技术,将帮助他们在大型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根据本人多年带队参赛经验,结合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搓球技术使用情况,下面浅谈一下乒乓球搓球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一、 “因材制宜”乒乓球材料的变化,使搓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初步显现出来
众所周知,国际乒联为了增加乒乓球项目的观赏性,2000年将小球改成了大球,增加的2mm使乒乓球运动进入“大球时代”,2016年40+新材料用球的使用,标志着乒乓球运动进入“40+时代”,乒乓球尺寸的变化导致球速变慢、乒乓球材质的变化导致旋转变弱,通常质量较高的回球均需要主动制造摩擦来完成,这一特点使得运动员比赛中更加注重控制球的旋转,不同于出台球大开大合的拉打技术,台内球处理技术更加彰显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此时搓球技术的重要性初步显现出来。
二 、“因技制宜” 搓球技术在台内球处理的多样性,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广泛使用,从而更加凸显出搓球技术的重要性
金牌教练吴敬平说,目前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根据这一思想,搓球技术严格意义上讲是台内球处理集大成者,优秀的运功员在搓球技术的掌握上不应该出现明显漏洞,青少年运动员通过系统全面的针对训练,也可以将搓球技术作为得分利器和特长。综合搓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情况,现将搓球技术的主要方面阐述如下:
(一) 搓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节奏控制
1、快搓球,快搓主要是借力,根据来球做搓球的动作,摩擦感不强,主要是突然性,比赛中让对手措手不及。其特点是动作小,回球快,是对付削球和搓球的有效方法。
2、慢搓球,慢搓主要是加强球的旋转,增加回球质量,造成对手回球失误或质量不佳,其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大,回球较慢,旋转变化用的好,可以为进攻创造条件或直接得分。比赛中快搓和慢搓结合使用效果颇佳。
(二) 搓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落点控制
1、摆短,摆短技术也叫快摆技术,摆短技术能有效抑制对方的进攻,是搓球技术的综合版和高级阶段。这项技术对步法、手法等要求较高。
在所有搓球技术中,摆短技术最为难练, 其难点在于:步法和手法的协调配合,判断对方来球旋转跨步近台,利用手腕对拍面角度进行控制,回球增加旋转的强旋转球,慢搓到对方台内短球,迅速还原;针对对方来球旋转不强烈的球,回球球拍拍面略立,可快搓。这项技术对步法的要求是快速到达最佳击球位置,同时手臂放松,用手指力量控制击球,球离球拍越近,控制越高,回球质量越好。
摆短技术对手指的控球能力要求较高,国际级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往往这项技术也是炉火纯青,例如:世界冠军马琳、樊振东都是其中佼佼者。
2、劈长 在乒乓球比赛中,劈长也是搓球技术的一种,“劈长”顾名思义是回长球到对方球台,最佳落点是对方球台的底线附近,这样给对方以“球顶”的感觉,其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平,使对方无法获得上手进攻所必需的引拍距离,在接发球时与摆短技术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抑制对手发挥,为比赛得分创造条件。
相对摆短技术的难度,劈长技术更容易掌握,在女子运动员中比较常用。
三、 “因人制宜”搓球技术在比赛中多与其它技术综合运用,针对不同打法的对手,为得分创造条件,更加彰显出搓球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在乒乓球比赛中,一个运动员是否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对手”,目前,乒乓球运动员主要打法有:弧圈快攻结合(两面反胶)、削球、颗粒打法,针对这些打法,搓球技术与其它技术综合运用最广泛的技术是——搓球后抢拉技术,搓球中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服务于抢拉技术,这是搓后抢拉战术意识的前提,也是成功的关键。搓球以摆短控制为主,尤其是针对削球,结合劈长(主要针对弧圈和颗粒),与后续抢拉技术构成接发球后的进攻和下旋相持后的进攻。同时,搓球还可结合晃挑、晃撇、晃搓等技术,出其不意给对手制造麻烦,为己方得分创造条件。
总之,认识搓球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训练,运动员将搓球技术合理应用于比赛之中,这对运动员能力提升大有裨益,并将帮助更多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