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欣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一重二小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161300
摘要 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做到教育而无痕。
关键词 文明礼仪 奖励机制 以身作则
文明礼仪教育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交流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为社会培养思想健全,文明讲理的全面人才做了突出贡献。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明素养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也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外在礼仪,将直接关系到他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做到教育而无痕。
一、学科融合,渗透文明礼仪
课堂常规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明礼仪渗透的前提。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要对学生宣布课堂常规,上好开学的第一节课,文明礼仪教育课,打好基础,形成良好的氛围。加强教学常规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作风。通过常规的贯彻落实,如:收拾自己的书桌、举手发言、声音洪亮,坐姿站势、说话有礼貌等,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文明素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坚持这样做,几届毕业生文明礼貌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养成,也使他们受益终身。
二、增设奖励机制,营造文明氛围
评比是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重要手段,课堂上要及时地评比,使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课堂要设立公正客观的评比机制和奖励制度。通过评比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提高小学生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文明行为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提高自觉性。语文课堂上要及时夸奖孩子的文明行为,哪个孩子课上使用了文明用语,如说了谢谢、对不起要加以鼓励,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号召向他学习,营造所有学生都争做文明礼仪小少年的班级氛围。每学期我都在开学初就寻找、发现几个有文明习惯的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来影响、带动全班学生来学习。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优点带动全班学生整体的文明礼貌行为的形成。坚持不谢、逐渐巩固,三四年之后形成好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老师也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也主动捡起。这样的小节,慢慢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我在学校一直贯穿这言教胜于身教的原则,对学生影响很大。
四、巧设情境,营造教育氛围
新课程的教学提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悟。其核心价值一定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在课堂教育中渗透文明素养带来了契机。如在语文课上,我以《三个儿子》为引子,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并说说自己的体会等方式调动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在这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非是独立于课堂教学结构之外,而是完全融入情感铺垫环节之中。教育于无形,自然而顺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文明礼仪教育是健全人格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为社会培养思想健全的。现在我的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