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
哈尔滨市阿城区双丰街道办事处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13
摘 要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需要我们探索新的农村经济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新时代 管理 创新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经济管理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向多元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农村经济管理方法将造成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脱节,增大农村发展的难度。因此,如何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合理规划,创造性地发展农业生产,是我们当前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当前农村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同时,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方案。
1.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劳动力水平不足
农村劳动力水平不足,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农村中现有劳动力数量不足。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农村中的青壮年人口到城市中务工,在城市毕业的学生也往往倾向于选择在城市中安家生活。这样就导致目前我国农村中留下的人口多为中老年人和低龄儿童,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虽然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在逐渐普及,但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新器械辅助耕作,造成器械和土地的双重空置,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劳动力水平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留守人口中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这就造成了新技术和新事物在我国农村中推广速度较慢,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地落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
1.2土地经营分散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但是实际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小,适合大面积机械化作业的农业用地就更加缺少。因此,我国农业用地的实际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较小,而且很多耕地位于山脉和丘陵,耕地分布较为分散。此外,我国农业用地都承包给农民个体,每户农民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较小,进一步分散了我国农业用地,显然背离了我国近几年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愿景。农业用地的分散不利于大型器械的集中作业,也不利于政府对于农业产品生产的统筹规划,这将大大地延缓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3政府职能建设不到位
在我国农业发展自主创新性和积极性都较低的现状下,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引导力,这是很多农业集体中个人所很难拥有的。政府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手中的力量,则可以引领当地农民探索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致富道路,这对于增强政府在人民中的公信力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手中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信息,如能积极运用相关资源,农业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往往因为政府职能建设的缺失,导致针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工作分工不明确,权利和责任分配混乱,无法有效地解决农村经济中面临的问题,也无法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1.4公共事业服务缺乏
农村中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为了农村居民生活便利而提供的公共产品设施。具体有:公路光缆等设施建设、学校医院等服务部门、农村居民安全防护措施和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等。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为农村发展制定了很多新的措施(如加强农村公路和公共设施建设),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因为诸多难以突破的问题,仍有明显不足之处。由于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农村教育的发展就面临严重阻碍。在农村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农村儿童得不到足够的教育资源,农村人口综合素质难以提升,造成恶性循环。同时,农村医疗服务事业也存在明显不足。医疗环境差、医务人员紧缺都导致农村居民得不到必要的医疗环境。公共服务事业的落后一方面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会进一步加剧农村人口外流,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建设城镇一体化也会更加困难。
2.创新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
如前文中所分析,政府对于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政府可以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加强政府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领导十分重要。这一切的前提是首先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相关工作人员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以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制定完善的经济发展方案也尤为重要。经济发展方案的制定可以借鉴其它成功改革地区的理念,但是由于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对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完全照搬。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当地农村居民充分沟通,了解当地民情,然后在做好农村居民思想工作的同时实行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方案。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为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便利。
2.2改革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端就是发展模式落后。我国农村土地多为家庭承包,导致农村经济的生产者都为分散个体,在农作物的生产和销售方面都缺乏组织性。同时,农业生产中的管理者大多综合素质偏低,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这都将导致农业生产不能产生足够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其中提供引领作用。规范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性指导,并且为农业产品的生产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让农业生产者不再盲目地工作。此外,政府要在农业生产与相关企业之间发挥纽带作用,改善农村经济的管理模式,加强农业生产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得农业生产更有针对性和组织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发展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往受限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的不足,无法对其进行推广。我国农业生产相关器械的生产丰富多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目前我国推广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就转变为土地承包分散,针对这个问题政府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考虑到农民所关心的问题。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承包,做好无土地农业人口的安置工作。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需要现代化器械,还需要科学的种植、生产方法。这需要当地农业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更多地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业生产者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定期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培训,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新的农业生产知识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4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规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处于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各种产权纠纷和责任分配含糊不清的案例频发,这为调节土地纠纷、农村财务审计和农业生产监管工作都造成新的困难。因此,需要在做好农村经济发展改革的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和调节纠纷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这对于维护政府在当地的公信力,维护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为了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发展的目标,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农村经济发展中。本文对于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农村本身所面临的困境和当地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善建议。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在实践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