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那英杰
[导读] 哈尔滨市阿城区承担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经过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经验、问题与建议进行总结与反思,以供参考。

       那英杰
        哈尔滨市阿城区蜚克图街道办事处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33
       
       
        摘  要 哈尔滨市阿城区承担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经过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经验、问题与建议进行总结与反思,以供参考。
        关键词  集体产权  改革  经验  问题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主要措施
        1.以农业部门为主线,层层建立运行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实行党政同责,同抓同管,具体工作由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局牵头实施,并建立了包保工作体系。镇(街)、村级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2.以多种方式为媒介,积极营造改革氛围。为了让基层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民朋友了解和明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其由被动接受改革到主动参与改革,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各层次召开宣传动员、专题座谈、答疑解难等会议1176次,参会人员44560人次;组织35场次专题培训,把镇(街)工作组培养为业务骨干,把村级工作组人员都变成“明白人”。
        3.以农经队伍为主力,培训业务骨干力量区级农经部门抽出业务骨干深入基层反复调研,编写了通俗易懂的指导材料。定期组织镇(街)业务人员参加培训,经常赴镇(街)为村、组工作人员讲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难点。同时召开业务研讨会、现场观摩会、座谈会等容易吸收的方式培训工作人员。
        4.以试点出模板,稳步有序梯次推进。实行先行试点,摸清情况、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逐步推进。
        5.以群众为基础,实施决策民主公开。在改革中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确保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6.以督查督办为手段,全力推进改革工作。区级督导镇(街),镇(街)督导所辖村,形成一级督导一级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经验和做法
        1.创新“流水作业”模式,完成清产核资。统一设计表格,制定通俗易懂“九步”流程图,流水线式的开展工作,达到标准一致、步调一致。清产核资后,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总额1.59亿元,非经营性资产总额6.17亿元,资源性资产7.76万亩,并建立三类资产台账。
        2.创新“层级民主”模式,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在成员身份确认工作中,实行层级民主决策和委托授权的方法。面对村民会议难以召集、村民代表政策水平低、户在人不在等现实困难,采用委托授权的方式和层级民主决策的方法。层级民主决策包括工作组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户代表会议。
        3.在运行机制上加强自我约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制订条例、公约、制度、办法等健全了民主决策机制、内部监督机制、社务公开机制和自我追责机制。
        4.明确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三者关系。在多次深入基层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明确了各自职责,共谋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文本,明确村党支部发展经济的职责有6项;村民委员会发展经济的职责有6项;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的职责有10项。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1.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通过全面清理核实,明确了集体资产归属,由镇(街)代管的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性资产46.5亩,由村民委员会代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经营性资产1.59亿元,非经营性资产6.17亿元,资源性资产61.7万亩,由村民小组代管的原生产队集体资产1244.5万元。通过全面清产核资,总资产为7.76亿元,总负债1.89亿元。同时,统一设计了经营性资产台账、非经营性资产台账、资源性资产台账。
        2.民主决策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区、镇(街)两级通过发放指导资料、培训讲解等方式指导成员身份确认的操作步骤,具体程序和标准。利用通俗易懂的“蜂状导向图”指导镇(街)、村做好婚入、婚出、户籍迁出、村民身份变化等特殊群体,进行科学确认。改革涉及人口数34.9万人,确认集体经济组织现成员31.4万人。编制了现成员花名册,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同时编制了原成员登记簿。
        3.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的股份合作制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对经营性资产雄厚、群众基础好、干部热情高的村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对于经营性净资产很少或没有的村,也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将集体经济以份额的形式量化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4.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区除阿什河街东环村、小岭街新兴村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外,其余108个村组建了109个经济合作社。全区各村民小组召开了户代表会议共推选成员(股东)代表3950人,各合作社按要求建立了成员(股东)代表会议制度;各合作社推选了董事会、选举了董事长;推选了监事会,选举了监事长。
        5.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统一填制省统一印制的股权证书,将股权证书作为成员(股东)占有集体资产份额,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有效凭证。阿什河街东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总额达到7540.8万元,量化资产10975份,每份价值为6870.8元。
        6.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农业局联合印发了《哈尔滨市阿城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鼓励支持各村利用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招商引资,发展现代农业项目;2017年-2018年,全区竞拍未承包到户村集体资源43件,资源面积1236亩,竞拍收入467.2万元。对村办公室、村办小学校等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进行竞拍,引进投资商6家。
        7.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按章程理事,按制度办事。在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上,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各村建立健全了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制度、非经营性资产统一运营管护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财务民主监督管理制度。
        8.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交易。制定了《哈尔滨市阿城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健全了市场交易规则,完善了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了区、镇(街)、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交易。指导农户规范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全区流转土地面积36.7万亩,提供供求信息150个,登记家庭农场252家,农业保险面积总计33.7万亩,办理抵押贷款5.23亿元。
        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工作经费不足。作为试点,改革工作的相关基础工作环节(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等)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目前绝大部分改制单位经费有限,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改革工作经费明显不足,需给予改革工作经费的支持投入。
        (二)法律政策尚未完善。尤其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阶段,拟定成员身份确认办法、方案及工作流程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研讨一边开展。另外,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后,相关的治理体系与原村委会人员之间的平稳过渡,及三资代理与集体经济组织自我管理与监督之间的财务衔接也急待上级法律政策的完善。
        四、结语
        哈尔滨市阿城区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区,在基层做了大量认真、细致、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获得了一些工作经验。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为各地农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