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 实现全面精准脱贫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倪伶娜
[导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精准脱贫的决胜期。为了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选准扶贫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金龙山镇地处山区,推广和发展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比较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现将这一造福农民的好项目进行分析和介绍,以期实现持续发展、共同富裕。

         倪伶娜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7
       
       
       
        摘  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精准脱贫的决胜期。为了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选准扶贫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金龙山镇地处山区,推广和发展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比较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现将这一造福农民的好项目进行分析和介绍,以期实现持续发展、共同富裕。
        关键词  平贝母  栽培技术  种植效益  精准脱贫
       
       
       
        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向当地农民介绍和推广中草药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肯定与认可。实践证明,只要我们选准项目、扎实工作,就一定能让尚未摆脱贫困的农民早日走出困境,实现脱贫致富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
一.         中药材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介绍
        (一)中药材平贝母的药用价值
        平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黑龙江省产的平贝母质量好、疗效显著。平贝母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销路好,亩产干货一般在200—300公斤。
        (二)中草药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推广方法
        中药材平贝母种植项目作为阿城区特色种植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全区拟种植40亩,金龙山10亩(每户200平)。与贫困户签协议,连续种植4年以上,贫困户委托村上买种子,区里每平方补贴25元。
        精准扶贫老弱病残、留守人员、贫困户,着手于庭院经济,实行特色种植养殖,每户200平方平贝在庭院种植就能挣到钱,保证脱贫不返贫。
二.         中药材平贝母栽培技术综述
        (一)选地
        选地是平贝母生产的关键,因平贝母一经种植要连续生长多年,如选地不当则会造成很大损失。平贝母最适宜的土壤是水份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富含腐植质的黑油沙土与黄油沙土。沙土、黄土、盐碱地、低洼易涝地不宜栽培。
        (二)整地与作畦
        平贝母在黑龙江省多采用畦栽法,畦宽100—200厘米,畦长因地势而定,作业道0.3—0.4米,作畦前要深耕。平贝母需肥量大,耕翻前应施入充分腐熟好的猪粪、马粪、鹿粪等做基肥,畦高应根据地势及地下水位而定,15—20厘米为宜。
        (三)繁殖方法
        可用鳞茎繁殖和种子繁殖。目前生产上多采用磷茎繁殖,种子繁殖年限长,但繁殖倍数高,可提高种性、防止退化。
        1.鳞茎繁殖收获鳞茎时,按大中小分为3—4等,大的选出加工入药,中小的用作种栽。栽植前应淘汰染病及破损的种栽。栽植时按种栽大小确定栽植密度,等距(一般为1.5—3厘米)下栽。为使下栽距离均匀,在栽植前应作好等距筛,其筛孔也应根据不同密度而定。栽植时先将筛子平放在畦上,每筛孔放一个栽子,整个筛孔都下栽后,提起筛子移到未栽的畦上。摆过栽子后应及时复土,复土厚度为4—6厘米,可根据栽子的大小而定,小栽子复土可浅些,大栽子可深些。


复土后将畦面整平,畦中间可略高,两边可稍低,以防雨季畦面积水,引起平贝腐烂。然后再在畦面上施一层3—4厘米厚的盖头粪,以增加肥效,保持水分和安全越冬。种栽量大个栽子每亩600—800斤,中个500—600斤,小个300—400斤左右。
        2.种子繁殖:果实成熟时,连同果柄采下,风干后打出种子。播种期可春播与秋播,秋播翌年春出苗。因平贝母种子有胚后成熟过程,春播时种子需经处理,方法是先把种子浸水吸胀后,与等量干净河沙混合,置于5—10℃低温下即可。完成胚后熟的种子,播种后出苗率高而整齐。播种后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四)田间管理
        1.架设风障:春播平贝时顶冻出土,幼苗脆嫩易折,容易遭受春季风沙危害,故应在向风的一面用高粱、玉米秸等夹设档风障,以保护平贝不受风沙损害,同时也可提高地温,促进提早出苗。
        2.种植遮阴作物:平贝耐寒,喜冷凉湿润气候,地上部分生长期短,地温过高不利地下鳞茎发育。遮阴作物应选择遮阴作用强,根系小又能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物,以豆科作物大豆等为好。也可间作玉米、苏子等;遮阴作物可于栽种时条播或穴播,播种不宜过密和过深。
        3.中耕除草:与遮阴作物结合进行,除草宜早,在杂草根浅时即除去,根深后除草时易碰伤平贝的鳞茎,对生长不利。平贝地上部分枯萎至秋季也应经常除草,保持畦内无杂草。
        4.灌溉和排水:平贝在春季易受干旱,遇旱应经常灌水,灌后及时松土防止板结。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除积水,以免鳞茎腐烂。
        5.施肥:平贝密度大、生长期短、需肥量多,因此施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应施基肥并追肥。除在栽后施盖头粪外,在入冬前还应追一次盖头粪。不宜施草木灰、炕洞土等碱性肥料,以免影响平贝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锈病是平贝母的主要病害,可造成严重减产。病源为担子菌。五月上旬发病,发病后茎叶枯萎早期死苗。防治方法可除净杂草,清除病残株,在发病前喷施敌锈钠3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7—10天喷施一次。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可采用锌硫磷毒土防治。六、收获加工:六月中旬平贝地上部分全部枯萎后进行挖掘。首先在畦床的一头扒开一部分畦土,露出平贝鳞茎,然后将平贝鳞茎上层土用平锹翻到沟内,挑出大的鳞茎除去杂物和泥土,进行加工。剩下的中、小鳞茎分等栽培。加工方法可炕干和晒干,一般多采用炕干,即在密闭室内的土炕上,选筛上一层小灰,然后把平贝鳞茎按大小分级铺好,大的在炕头单个摆开,小的在炕稍铺一薄层,再筛上一层柴草灰,然后开始加温,炕温要达到40℃左右,经24小时即可干燥。在开始加热时温度不易过高,达到40℃左右时保持恒温,待平贝7—8成干时要逐渐降温以免炕焦,干燥时不宜翻过频,以防产生“油糕”。
        三.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亩投入:10800元/亩;16.15元/平方米。
        种子400斤×25元/斤=10000元;0.6斤/平方米×25元/斤=15元/平方米;人工10个/亩×70元/人工=700元;1元/平方米;农肥100元/亩;0.15元/平方米。
        2.亩收入:1000斤/亩×25元/亩=25000元;1.5斤/㎡×25元=37.5元/平方米。
        3.纯收入:14200元/亩;21.35元/㎡。
        备注:按湿(鲜)种子计算,三年起一次,平均每年纯收入4733.3元/亩,7.1元/平方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材平贝母栽培产业扶贫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效,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逐步形成“户有小产业、村有主产业”的产业扶贫格局,确保实现“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