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竞争力,但也因此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而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大众也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逐渐重视起来。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时代的重要责任,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生态基础,同时还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保护;措施
引言
林业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生态林业的建设是林业发展的趋势。林业产业的主要作用是获取木材,现阶段下林业的主要作用是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的平衡。因此,要更加重视森林资源,保障木材的使用以及林业产品的合理利用外,要充分做到有效的防护,林业管理部门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手段,制定有效的生态林业发展战略,使得林业资源不仅能够在有效利用的基础上,还能做到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的公益事业的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够减小沙尘暴、水土流失等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林业发展中,应深化林业资源管控意识,减小人为因素对林业资源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我国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夯实基础。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向好态势明显,产业架构持续优化,各行各业都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开展林业管控工作是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体现,在提升第一、第三产业附加值和改变滞后的林业发展思想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森林资源保护人员缺乏保护意识
当前大部分森林资源保护人员都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森林资源保护的价值,他们缺乏相关的森林保护理论知识,还有很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长远眼光,没有看到森林保护管理对于未来的重大意义,没有正确认识森林管理的目标和管理内容。另外,还有部分森林管理部门虽然构建了人员管理制度,但是没有将相关制度落实到实处,还有的管理人员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与林业发展二者之间紧密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森林资源的保护。
2.2、森林生产与消费系统的统一
现代林业经营,需要认识到森林资源的可贵,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之外,也要注意森林资源的节约。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研究出新的生产工艺,比如原木转换为木材的技术,还有充分利用树枝和树叶的技术,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产品的生产,不仅做到资源的节约,同时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说,现代林业经营,需要将森林的消费和生产统一起来[1]。
2.3、资源保护仅停留在形式层面
调查目前森林资源保护状况可知,尽管林业生态建设的整体规模扩大,然而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地区为响应可持续发展号召,对林业资源采取了保护举措,然而仅仅为了应付上级要求而作“表面文章”,注重扩大林业规模而不注重林业资源的质量,存在植被栽种架构不科学、植物品种单一、林木和所在地环境不匹配等问题,对林业资源造成不良影响。
3、林业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森林保护管理措施
3.1、采取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措施
林业森林资源需要不断调节。
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以及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增长,国民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改善,同时,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损害,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影响。人们逐渐意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充分明确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联系,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相关森林保护的管理体系,相关部门应不断创新森林资源保护的方式,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加强林木的养护工作,不断提升森林质量,要充分做好森林保护的宣传工作,促进林业资源保护的进度。生态林业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多样化的发展,生态平衡的建设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
3.2、重视科技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科技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够保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促使其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林业发展也需要将科技运用于森林经营管理中,避免因该项工作内容过于复杂,而出现管理不妥当的情况。首先,应围绕森林培育,积极研发各种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等,提高森林培育的有效性,减少死苗、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森林经营与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到地区的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可续额、合理的经营管理方案,对每一笔资金、资源使用都加以记录与控制,保证应用有效性。最后,为了更加及时的掌握森林的情况,避免出现火灾事件,还可以安装一些现代化技术设备,并安排无人机进行定期巡逻,一旦出现火情可以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强化森林经营与管理。
3.3、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第一,有关部门要立足于实际,以林地林权管理为核心,采取各种措施,对森林资源的利用管理力度进行强化,同时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林业管理和经营管理,做好森林资源监督和监测工作。有关部门还必须要将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作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同时还要大力宣传,在基层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或是完善森林年度监测机制等工作。第二,地方立足于实际,采取措施恢复、收复损毁林地,减少林地流失。第三,国有林区还要不断创新森林资源管理体制,通过体制来遏制森林资源超限额采伐的行为,为防止天然林人工林化和国有森林资源流失,还需重点加强森林资源的抚育经营[3]。
3.4、提高林业队伍基层人员的整体素质
护林员是林业队伍的基层人员,对森林资源保护起着重要作用,护林队伍素质关系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好坏。因此,基层林业站在招聘护林员时,要加大考核力度,对护林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具有高度责任心、身强体健、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员,组建一支遵纪守法、热爱本职工作、在当地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的护林队伍[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相辅相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林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林业资源滥用现象严重,无法高效利用林业资源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新时期下,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资源,从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元魁.深入研究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关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87.
[2]高云姣.可持续林业与森林保护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204.
[3]李伟.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12):88+96.
[4]孙忠强.林业造林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