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的地铁运营应急物资保障与成本控制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8期   作者:张禄
[导读]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大发展时代,新线建设日新月异
        摘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大发展时代,新线建设日新月异,线路开通运营里程不断刷新,客流稳步提升,而地铁做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安全运营及应急处置显得格外重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场悄然无声的防疫阻击战打响,对地铁运营应急物资保障提出新的挑战。疫情防控虽经各方巨大努力,但仍暴露出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物资供应渠道不宽,物流运行不畅、调度难度大,分发、配送效率低,成本控制难薄弱等问题。
        其原因是运营企业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经验,应急体系有待完善,应急保障类物资的“大数据”有待完善,快速响应效率有待提升。需系统考虑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计划、采购、储备、分拨、发放与配送等环节的管控,建立地铁运营防疫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成本把控,提升地铁运营企业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与快速响应能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

        前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快速启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第一时间把正确数量、质量、品种的应急物资以正确方式快速准确送达目的地,对于地铁运营企业有限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有效防护,保障地铁线路安全运营,保障乘客安全搭乘,公共环境安全,保障社会公共交通正常秩序重大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来势猛、传播快、波及广,形势复杂严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地铁运营企业来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有坚强有力的应急物资体系保障,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多方协同、精准供应。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虽然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少突出问题仍存在。在总结经验教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构建起一个系统综合、快速响应、多方协同、坚强有力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各方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有些是当下马上应该解决的,有些是下一步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完善的。
       
        一、传统的地铁运营企业在本次疫情中暴露出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问题
   应急物资保障涉及应急物资的预测、计划、采购、捐赠、储备、仓储、分拨、发放与配送等相关环节,可以说是彼此关联、环环相扣。此次疫情防控中,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在各地铁运营企业应急物资保障中,往往关注点在消防、防汛、防雪等应急物资储备,往往忽略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应急物资储备。
        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疫情暴发以来,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测温仪、消毒水,消杀工具等应急物资始终处于短缺状态,储备严重不足,传统的供应商渠道物资供应跟不上。全国同行业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防疫应急物资分发、配送效率低。地铁运营企业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疫应急物资的紧急采购、调拨、以及接收社会捐赠的相关物资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待加强,计划采购还使用传统的日常生产性物资采购流程,不能第一时间及时采购、分发配送到各车站及段场,对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防疫应急物资配送网络体系急需完善,物资快速配送能力不足。一方面运营单位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的限制,往往没有足够的配送车辆、人员。另一方面,地铁运营涉及线路多、运营线网距离长、运营车站网点多,枢纽换乘节点多等特点,这就给物资配送带来极大的难度,物资配送的网络、站点、路径、标准化等急需完美加强,以应对防疫物资快速反应精准配送发放。
        防疫类应急物资的成本把控能力有待加强。一方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防疫应急物资市场价格极不稳定,货源供应不稳定;另一方面,在防疫应急物资的配置标准、消耗控制、品种设置与安全储备方面各地铁运营单位的经验和把控能力都不足,造成了此类物资的成本管控能力水平有得提升加强,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的成本,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问题原因分析与解决思路
        一是缺乏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制。防疫应急物资的日常储备、计划、采购、接收捐赠、仓储、分发调拨、配送等仍然与日常的生产类物资流程一致,突发情况下体系的响应速度不足,加之需求部门、采购部门、调度指挥部门、物资仓储配送部门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联动机制,应急物资保障缺乏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应急物资需求与采购供应难以同步。
        二是缺乏应急物资保障管控大数据平台。各运营单位已拥有各类常规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但没有一个完善的应急物资管控平台,对于应急物资的统一指挥调配、需求收集、物资采购仓库资源、物资配送发放以及使用消耗的统计,相关信息数字化程度不高,信息共享不及时,造成难以对应急物流资源进行大范围高效率配置,同时难以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把控。
        三是防疫应急培训能力需要加强。对于地铁运营特点,海量应急物资配置、需求申报、物资采购、接收、仓储分拣、储备、配送发放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任务,需专业软硬件与人力支撑。日常对于此方面缺乏实战演练,应急物资分给谁、给多少,标准不清晰、过程难监督等问题缺乏专业化、系统性、常态化的培训。
三、完善防疫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工作思路与建议
        首先,根据此次疫情的工作经验,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独立于日常生产性物资保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指挥部门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工作响应流程、规范信息报送,设计物资配送网络、路线、节点,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应急物资组织方式,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其次,应该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把应急物资管控独立建立的应急指挥中心ETC(Emergency Treatment Center),将大量繁杂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归口统计,信息有效共享及时更新发布,通过对大数据的管控分析,即可以根据配置标准把控需求,又可以对物资资源进行精准调配,在有效的满足需求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把控,避免资源浪费或配置不足。最后,加强日常实战演练,系统性、常态化的组织培训,在突发情况时可以快速反应。
        结束语
        总之,地铁做为城市主要大运量公共交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当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原有工作体系进行完善提升,改变传统管控模式,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提升供应链绩效,有效控制成本,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安全出行和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有的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K·林德尔.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08月.ISBN:9787300229416
[2] 陈达强.基于应急系统特性分析的应急物资分配优化决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ISBN:9787811402209
[3]本书编写组.众志成城防疫抗疫.新华出版社.2020年02月. ISBN:97875166506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