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8期   作者:王朝辉
[导读] 公路运输经济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经济模式的转变
        【摘要】公路运输经济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经济模式的转变,由已有的不发达的、效率不足的运输经济形态持续向高阶的、发达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运输经济形态跃进,调动了公路运输经济活力,实现了公路运输经济的稳定化、现代化发展。对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历史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基于现实的基本事实,提出助推公路运输经济进而发展的相关性举措,以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持续向好、向稳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公路运输经济;国道;作用;资源配置
0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生活、生产、出行以及各类式活动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构成或核心范畴,也处于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福利之下,促进信息化管理与公路交通运输的融合能够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实效性发展。在国内大量的公路运输经济研究论作中,都对信息化管理保持了肯定的促进作用态度,在信息化管理运维下,公路运输经济呈现出高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向和对信息化管理的拓展性需求,故研究和运用信息化管理对于公路运输经济效益增收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1.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界定
        要对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探析,首当应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一个基本的概念举要。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对沿袭下来的、现存的各行各业中固有的运行环节进行非传统的管理,以实现效率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以及对人美好向往追求的满足。通俗地讲就是“信息化+”,是一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1+1>2”的效果的实现。信息化管理具体地体现在国道公路运输经济中,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工具对传统国道公路运输管理方式进行革新,以实现对国道公路运输各环节的科学化、高效化管理。国道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呈现为客户下单信息记录、货物接收清点、车辆调度、末端问题处理四方面内容。
        (1)客户下单后对客户资料、单据信息进行记录、存档,和生成相关的运送单据。
        (2)货物接收时,接货人员进行详细的货物清点和单据信息核对,相关工作完成后进行货物包装和扫码自动生成、再次信息记录。
        (3)车辆调度,基于自主化信息管理系统,依据货物信息,自动匹配输入系统的有效车辆。
        (4)货物运送环节结束,客户信息档案整理落档,针对运送中问题,进行信息核对和后继问题处理。
2.信息化管理对国道公路运输经济的作用
        信息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对各行各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国道运输经济作为交通运输经济的主体,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手段进行管理对其具有必要性,也是时代经济发展下国道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需求。运用信息化管理对国道公路运输经济产生的作用是多维的,其具体表现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能力的增强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强化。
2.1促进国道公路经济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
        信息化管理对国道经济发展最显著的作用便是促进内外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在现代国道公路运输经济中,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外界路况信息以及各类的信息资源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有效的指导国道经济主体战略计划的调整。
2.2提高国道公路运输经济的服务能力
        随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例如铁路、航运和地域性公路运输等,交通运输的市场化竞争增强,国道运输的主体性地位被挑战,不断地被弱化。同时交通运输方式使用者对出行或运输方式的选择性增多、自主性增强,若继续使用传统的国道公路管理方式,将很难在复杂激烈的交通运输市场中占据主动性。

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的运用,极大的优化了国道交通运输的各项性能,提升了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的通行能力,特别是国道公路运输的服务能力,无论是出行线路的多样化选择、还是对货物运输的动态追踪、各项问题的溯源处理以及运行的费率和速率等,国道交通在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下,其行业服务能力和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增强了国道交通运输的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了国道经济的健康持续化发展。
2.3提升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我国已经形成了五横七纵、首都辐射性、中心城市辐射性的国道交通运输网络,跨度大、覆盖面广。因国道交通运输的特殊性,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制约,隐含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受自然天气、气候(特殊气候如暴雨、暴雪、大雾、冰雹、大风等)因素的影响,国道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一定的交通风险。其次,受国道公路段养护维修的影响,如不能及时的知悉相关路况,会因徒劳折返或绕路无形中增加成本支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方法运用于国道交通运输中,能够有效地监测天气、气候和相关路况信息,及时的反馈给出行者或运输者,极大的减少了因天气或路况因素而产生的出行风险,极大的提升了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抵御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3.强化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在愈发激烈的交通运输市场化竞争中,国道交通运输对信息化管理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为能促进国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对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基于此,依托信息化管理对国道经济产生促进作用的主要侧面,进行强化管理措施的探讨。
3.1构建交互关联的国道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在国道交通运输的中的重要性足见一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道交通信息化管理网络虽有发展,但还无法满足全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必须构建交互关联的国道交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测、共享。基于出行、运输、企业和国道管理者实现差异性的信息管理,以满足不同主体对国道交通运输的客观和主观性需求,增强国道交通体系的调节能力和统筹能力,引导国道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2构建高质量的国道交通客户服务体系
        国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运输客户群体的支持,为能够推进国道交通运输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必须构建高质量的国道交通客户服务体系,只有满足客户出行或运输需求,使其感受到国道交通的便利性、舒适性和服务性,才能广泛的吸引客户群体利用国道进行相关的出行或运输工作。信息化的客户服务体系不仅体现在出行或运输的便捷性和选择性服务上,还体现在货物查询、追踪和实时动态监测以及问题溯源处理等软服务上。
3.3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
        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系统化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监测评估机制监督、指导国道交通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对国道交通运输行业内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评估和信息反馈。相关部门通过客观的评估和有效的信息反馈,发现国道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和隐含的缺陷和问题,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促进国道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道经济活性,拉动国道经济的发展。
4.小结
        综上所述,当前,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在信息化管理的驱使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信息化管理在国道交通管理中的作用愈发增强,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殊性,仍需加强对国道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从交互关系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客户管理服务体系和信息管理监测评估机制构建等方面,增强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深化发展,促进国道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定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宗贵,谷佳.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作用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99
[2]任同玉.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运用[J].中外交流,2017(32);11-12
[3]刘帅.浅析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作用[J].轻工科技,2018(10);118-119

作者简介:王朝辉,女, 1973年3月22日出生,山东临沂市沂水县沂城街道人,现任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公路运输经济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