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8期   作者:司新意
[导读] 受到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影响,加快了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摘要:受到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影响,加快了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近些年来,各种车辆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为此,很多高校开设了车辆维修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出更多的车辆维修专业人才。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需要加大车辆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改革的力度,科学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们融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确保车辆维修专业课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说明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对策

        引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车辆变得越来越多,由此增加了对车辆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应该重视加快针对车辆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改革的速度,更加注重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车辆维修专业人才。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情况而言,车辆维修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师过于为学生们讲解车辆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显然,车辆维修属于实践性十分突出的工作,为了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尽快适应车辆维修工作,需要加大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以便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高校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一体化教学方式内涵与特征的说明
        对于一体化教学方式而言,主要针对的为科学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并且借助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之间的紧密融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理解,同时熟练加以掌握和运用。显而易见,一体化教学模式属于全新的教学方式之一,需要有关教师工作人员紧密结合不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与特征,科学编制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带给学生们全新的学习体验[1]。
        与此同时,一体化教学方式包含了下述几个不同方面的特征:其一,明显的系统性特征。通过有效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并且为学生们设计出适合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其二,连贯性的特征。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当中,实际的教学内容并非断层式,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做好各个环节教学内容之间的密切关联。其三,显著的渗透性特征。教师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效融合的效果,让学生们深入加以理解,进一步增强实践应用的能力。
二、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注重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高效的实训实践平台
        高校进行车辆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以便为学生们建立高效的实训实践平台,使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获得进一步增强。

具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学校应该购买更多的实训设备,为建立实训平台做好铺垫。所以,学校应该增加资金投入的数量,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构建相应的实训平台,增强实训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通过聘请一些优秀往届毕业生的方式,要求其返回到学校为学生们加以讲授知识,分享一些学习的经验。并且,可以提供给学校最新的动态信息,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确定未来发展的目标,确保实训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充分发挥出一体化教学方式的良好功效[2]。
(二)加大校企之间合作的力度,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
        基于发挥出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车辆维修专业课教学中作用的目的,学校应该加大校企之间合作的力度,并且积极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在此过程当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构建相应仿真操作场地,并且紧密联系办学情况,和适合的企业加以紧密合作,利用此种合作模式,能够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实践应用机会。除此之外,邀请专业的车辆维修技术人员来到校园为学生们开展讲座活动,使学生们经过参加之后,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车辆维修知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良好作用
        高校进行车辆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良好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以便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之间的密切结合,对增强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非常有益。具体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营造一个师生、生生深入沟通和互动的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达到提升学生们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比如,教师进行“硅整流发电机”教学的时候,便为学生们列举了一个例子,把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自行利用互联网与图书馆等方式,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于其中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然后拿到课堂上由教师加以统一解析,使学生收获更多[3]。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系统分析与思考高校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说明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注重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高效的实训实践平台、加大校企之间合作的力度,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良好作用。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够得到有关高校车辆维修专业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借鉴和帮助,以便增强高校车辆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的实际成效,进而推动我国高校车辆维修专业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玉英.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9,152(157):181-182.
[2]余先文.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9,188(181):179-180.
[3]王成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培训,2019,No.301(104):126-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