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8期   作者:孔祥文
[导读] 水利工程关乎着国计民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水利工程关乎着国计民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水利工程的主要特征就是投入大、服务性强、施工规模大,这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因此水利建设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目标的实现。针对此,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引言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工程建设管理也在不断提高,并逐渐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模式转换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此种趋势转变下,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的要求愈发复杂,只有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众多优势。对此,本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及相关资料,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1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受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影响,我国开始致力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建设量也随之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入到了高峰期,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水利工程,这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的支持,且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与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面临着更多的要求与挑战,这导致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建设周期比较长、复杂性较高、涉及范围较广的工程,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做好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可能会使水利工程出现潜在的质量隐患,进而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到人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因此,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只有在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做好各项水利工程管理措施,才能减少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得水利工程防洪排涝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
        2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立项与建设布局缺乏合理性
        水利工程立项是在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下,对某地区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此项工作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需要运用到各种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过多方面的分析下,才能对水利工程进行立项,过程非常的复杂、繁琐。水利工程是否能够成功的立项,不仅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具有应当影响。相关部门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审批时,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未能对水利工程进行深入的审核,导致立项的水利工程合理性难以得到保障。部分建设单位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为了降低资金的投入,没有安排专业的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所在地,进行深入的地质、水文条件、周围环境等调查,便开始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布局,这难免会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布局不够合理。
        2.2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环节弊端较多
        水利工程在招投标环节操作中,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代理招投标、委托投标,这样一来,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浑水摸鱼,滥竽充数,最后也混进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细则制定不规范,条款不严谨,更有甚者,主观上就实施暗箱违规操作,虚假招标、转移承包、层层分包已成为一种不掩的事实。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同体”现象也有发生,即项目质量监督机构、项目建设法人、项目建设施工单位、项目监理单位等诸多单位为一体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这样的情况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3施工设备质量监管不严格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监理管理单位只关注施工人员或者施工过程的管理,忽视了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就施工材料与设备而言,其使用制度不健全,使用规划不合理,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与设备质量不过关,规格不符合施工需求的问题也经常出现,这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系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问题较为多见的有材料配比不合理、骨料粒径不合格混凝土强度不足、后期养护不足、材料运输产生问题等。
        2.4工程管理权责不明
        长期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主要的管理方式有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由于这种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分离的模式,出现了政企不分、条块分割、政事交叉、职责不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进行水利施工时缺少完善的施工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当水利工程施工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负责人互相推卸责任、找不到直接责任人等情况。此外,管理体制不健全还会导致权力和责任交错的现象,其不仅会对管理工作造成阻碍,还会降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水平难以提升。
        2.5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建设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比较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忽视了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审核,导致很多管理人员道德感底下、职业素养比较低。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经常因为管理人员自身缺乏责任意识,没有明确各施工岗位的责人,同时也不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就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低效、散漫,对施工人员管理松散、加之一些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徇私舞弊,购入施工材料期间压缩成本,偷工减料,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也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作用难以发挥。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对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都十分重要。
        3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建立水利工程科学完善的招投标机制。


        在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严格监管工程项目的招标管理,制定专业的投标标底、评标流程和办法,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要严加审查,并且要对评标专家进行审核和管理,保证评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在投标企业资质合格的情况下,要保证价格最低者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并且在招投标过程中建立投诉机制,针对招投标双方进行监管,对于出现陪标、围标、内定中标人和串标等不公平竞争现象要严加管理。
3.2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
        施工是形成水利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之一。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所以一要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并使该体系正常、有效运转。二要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三要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四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五是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要持证上岗。
3.3完善工程管理体制
        若想使水利工程进行有序的建设,必需要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相关部门应将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求及责任下,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作为首要任务,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作为主要目标。其次,明确管理权责。水利部门应建立职责与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明确各机构和各管理人员的责任,并建立层层制约的管理机制,以在在工程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确定责任人,对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推诿责任的现象。最后,需在水利工程建设内部严格实行管养分离政策。管养分离政策的实施对于减少工程建设成本、提升水利设施维护水平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因此需要将管养分离政策落实到实处,以确保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3.4水利工程建设人员队伍
        人的因素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如何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是确保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因此,水利工程相关单位要积极引进人才,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努力将工程建设团队打造成一个高规范、高质量、高标准的施工队伍。水利工程相关部门要选取具有专业技能、高素质人才,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在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建设人员进行考核,还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和绩效考评体系,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约束以及激励机制,使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运行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职责,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5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完善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分工负责的局面。具体而言,一是建设单位在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及时组织进行技术交底,督促工程技术人员经常进驻施工现场,并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报送需要其核备的工程质量报告,根据工程进展,及时邀请质监部门参加工程质量核定。二是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制必须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确保工程质量。三是监理单位要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严把质量控制关、验收签证关和分部工程验收关,实施工程工期、质量、进度和投资的控制。
        结语: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做水利基础建设,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的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综合性专业性强,投资数量大。除了特大型、大中型的水利工程外,小型水利工程更是星罗棋布,难以计数。我们应全方位考虑,做好各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巍.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若干关键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18):16-18.
        [2]安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与成效[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1):82-89.
        [3]杨霍帅.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现状及远期发展需求[J].建材与装饰,2020,(16):67-68.
        [4]张双龙.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5):16-18.
        [5]崔程.试论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居舍,2020,(13):82-89.
        [6]何军.林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8):67-68.
        [7]张岩.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的探索[J].河北农机,2020,(3):82-89.
        [8]薛勇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3):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