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态保护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8期   作者:周玉超
[导读] 荒山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摘要:荒山绿化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荒山绿化承担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作用及提供大量林产品的经济作用。搞好荒山绿化,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已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荒山绿化的重要性以及推进荒山绿化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总结提出加快荒山绿化的对策。
        关键词:耕地;生态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ZHOU yuchao
(Yan’an Branch of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710075 )
Abstract: Barren hill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public welfare and basic industry. Barren hill afforestation bear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wind and sand fix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d the economic role of providing a large number of forest products. It is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barren hills,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and realize a virtuous cycl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afforestation of barren hills and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moting the greening of barren hills. From the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greening of barren hills.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ecological protection;research
0 引 言
        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从战略角度出发,确定耕地最低需求量,建设开垦梯田。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吃饭田”、“保命田”。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荒山开垦,将荒草地变成水浇地,形成高产稳定、设施完善、集中连片的土地,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同时提高梯田植被绿化,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 荒山开垦梯田
        梯田通过截断坡面径流,减小水文连通性,促进降水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同步解决土壤水分亏缺与水土流失的问题。降水、径流、入渗、蒸发等水文过程,以及地貌、土壤性质、土地利用方式、梯田结构、植被覆盖、修建年限等均对土壤含水量有不同程度影响。梯田修建排水沟渠可以有效减少侵蚀,增加水分入渗,提高表层土壤的储水量,保证作物生长的水分供应。

由于水平台整地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毛管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在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的表层土壤,可能会出现梯田水平台比台间坡面土壤含水率低的现象,此外由于偏粘性土壤具有丰富的毛管孔隙,其改造为水平台后改善土壤水分的效果比偏沙性土壤好。作物对梯田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以及蒸散发等因素,也可能减少梯田土壤储水量。水平梯田除表层的土壤含水不能够满足作物有效用水,其他层次土壤水分均能满足作物需求。田坎的蒸发导致梯田1/3的水分损失,因此通过增加梯田田面宽度,减少埂坎的表面积能提高梯田土壤含水量。荒山开垦变梯田工程与梯田建设结合能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水土流失、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梯田除了提高土壤含水量外,还能改善水质。梯田湿地能有效降解污染物,进入梯田的污染物浓度随海拔降低呈指数级下降。
2 荒山开垦耕地防沙措施
        荒山造林绿化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周边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措施。陕北地区多为干燥寒冷多风环境,生态环境恶劣,因而造林绿化难度较大。在该地区进行荒山造林绿化,必须根据该地区气候特点,合理运用绿化造林技术,才能保证荒山造林工程达到预计效果。
        不同的荒山,其生态环境不同,土壤情况也不相同,故应该根据荒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植技术[1]。对于常绿的阔叶树种,应该在移植前对其进行适当修剪,剪除部分枝叶,减少幼苗的水分蒸发速度,提高幼苗成活率。对于萌动性较强的阔叶幼苗,可以在休苗期对其进行定干、截干等操作,减少幼苗移植时的水分挥发,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为了提高阔叶树种的成活率,可以采用带土移植的方法,土坨规格应该与幼苗高度、树径等相匹配;如果幼苗在移植时无法带土坨,应该使用泥土对其根系进行覆盖,尽可能减少根系水分挥发,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灵活使用定干、带土坨移植以及截干等技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 荒山植被与耕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势必重视生态平衡,但要造成一个优雅环境的措施之一,就必须把绿化植被摆上重要位置。在当今日益加强对耕地保护的同时,不可能用有限耕地发展绿化,而非耕地资源则是绿化的重要阵地。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非耕地资源来绿化,才能积极有效地改善生存环境,发挥社会、经济效益。
        荒山绿化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要从实际出发,不搞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乱喊口号,不能流于形式。各级需组织技术力量对本地山区进行一次全面地调查摸底,掌握林地资源现状,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既要符合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更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制定规划,改变过去错误做法,真正把荒山造林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工作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无论是荒山开垦耕地,还是宜林荒地,植被恢复试验进行3年后,除土壤pH值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0~20cm土层粉粒百分比变化明显,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反映了地表微生态环境的变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则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速土壤侵蚀,导致土壤退化[2]。想要实现植被和耕地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是人为的有益干扰,植被恢复的快,盖度高,高盖度的生态效应大;二是退耕地由于长期耕种熟化,地力一般比宜林地高,土地肥,利于林、草生长,所以,反映在植被恢复的效果要好一些[3]。
        总而言之,在荒山变耕地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方式被应用于其开垦与管理工作当中,但应用先进技术时我们要根据荒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荒山开垦耕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岩.如何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J].黑龙江科学,2016,04:44-45.
[2]欧海燕,赵鸿雁,辛冲冲.城市荒山开发模式融合演变理论探讨——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6,03:647-653.
[3]张荣波,张鑫,石艳霞.浅述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6,07:90-91.
作者简介:周玉超(1986-),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工程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