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层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育肥牛养殖成为基层地区养殖户主要的经济来源。目前,因为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因素,导致育肥牛养殖技术与养殖模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制约了育肥牛养殖的良性发展,还影响到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的综合效益。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现有问题,促进育肥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育肥牛;养殖模式;养殖现状;解决措施;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牛肉及其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牛肉的肉质细嫩且肥肉较少,容易被消化,脂肪含量低,收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这也就促进了育肥牛养殖的进一步发展。育肥牛养殖的投入少且出栏快,养殖风险相对较低,目前早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育肥牛需求量与日俱增。
1、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1.1品种质量低
育肥牛养殖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并未优化选择育肥牛品种,现阶段养殖的育肥牛品种普遍生长缓慢且经济效益较低,无法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部分地区并未做好品种改良工作,尚未明确肉牛养殖和育种的方向及其养殖目标,不仅直接影响到育肥牛的养殖业发展,还制约了育肥牛养殖品种的整体水平, 优质品质数量极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1.2养殖模式落后,生产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育肥牛的养殖模式普遍还是以散养模式为主。基层地区育肥牛养殖的养殖水平与养殖效率普遍较低。散养模式中,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相对较低,且养殖技术普遍不高,无法满足于育肥牛生长的各个环节中的实际需求,普遍存在饲料供应不及时、营养成分不全面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到育肥牛的健康生长以及养殖效率。新疆第六师土墩子农场农业服务发展中心在养殖过程中所选饲料质量比较低,甚至部分养殖户依然选择麸片拌料方式来喂养,将育肥牛整个生长周期进一步的延长,影响到育肥牛养殖的市场竞争力。因为散养模式下,育肥牛的增肥较慢,因此直接导致经济效益的进一步降低,影响到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
1.3并未重视疾病防控工作
育肥牛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有效避免大规模疫病爆发情况。目前,我国基层地区的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以及基层地区兽医站点并未重视以及做好疫病防控工作。部分育肥牛养殖依然采取粗放式的养殖管理模式,并未做好日常的养殖消毒以及清洗等工作,为疫病爆发提供了条件。新疆第六师土墩子农场农业服务发展中心育肥牛养殖人员没有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导致育肥牛的免疫能力低下,增加了患病几率,很有可能出现大范围的疫病感染问题。部分养殖户在出现疫情后,并未及时配合兽医开展专业治疗,只凭经验用药,使得育肥牛病情不断恶化,影响到育肥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2、育肥牛养殖的应对措施
2.1选择科学的育肥品种
为了能够提高新疆第六师土墩子农场农业服务发展中心育肥牛的整体养殖效率,确保育肥牛能够健康的生长,首先应当做好养殖品种的合理选择。选择优良的育肥牛养殖品种,能够确保育肥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牛肉及其产品的质量。为了能够确保育肥牛的养殖效益,应当选择优良的杂交牛品种。选择肉质良好、生长速度较快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杂交牛品种,例如利木赞牛以及西门塔尔牛等品种,另外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合理的杂交方式,增加牛的品种。
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为广大养殖户及时的推荐优良的育肥牛品种,并且传授育肥牛品种选择的方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选择品种的标准与机制,给基层养殖户育肥牛品种选择提供保障。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当全面地落实现代化养殖技术的推广以及宣传工作,利用宣传册或者专家下基层等形式为基层养殖户宣传现代化的先进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户的整体养殖水平。基层养殖户应当重视育肥牛养殖品种的选择,需要时应当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来选择养殖的品种。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做好品种改良与杂交实验等,开发适合本区域养殖的优良品种,增强育肥牛养殖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2.2创新养殖模式
考虑到现阶段我国育肥牛养殖的传统模式早已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所以,新疆第六师土墩子农场农业服务发展中心需要积极的创新以及改革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采取全新的现代化养殖模式来提高育肥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与质量。因为基层地区的劳动力逐年向城市地区输送,导致基层育肥牛养殖欠缺劳动力的支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做好指导工作。针对区域内的育肥牛养殖情况开展深入的分析以及实地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给基层养殖户提供需要的帮助。推动区域内育肥牛养殖向着规模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地发展。采取规模化或者是标准化的养殖模式,能够统一化的管理育肥牛养殖,确保能够及时的发现育肥牛养殖中的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育肥牛养殖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相关疾控部门还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宣传工作,针对疫病防控与规模化养殖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开展系统化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不断地提高基层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引导养殖户积极的了解与掌握现代化的养殖手段与技术。确保能够为育肥牛的健康生长提供更为优良的生长环境,促进育肥牛的安全健康生长,进一步的提升育肥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健全饲养机制
目前,新疆第六师土墩子农场农业服务发展中心育肥牛养殖依然是粗放型的养殖模式为主,主要都是散养。因此,养殖环境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疫病呈现出高发态势。由于牛舍的卫生条件不佳,且养殖户并未做好日常的清理以及消毒等工作,并且饲养思维相对传统,饲喂方法不够科学性,进而极大程度上的提升了育肥牛的患病几率。所以,养殖户必须积极主动的建立完善且科学的饲养机制,牛舍内部应当定期通风,并且及时的清扫育肥牛的排泄物与牛舍内部的污染物,针对患病牛应当及时隔离饲养,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同时,还应当定期的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做好日常的驱虫以及疫病预防工作,将疫病遏制在摇篮中。当疫病爆发时,养殖人员应当主动配合兽医人员与相关防疫人员开展高效的工作,针对因病致死的育肥牛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其进入到市场流通环节。针对引进牛只应当隔离饲养,确保其不存在问题之后,才能够混群饲养。养殖户还应当确定科学的出栏期,出栏器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育肥牛的整体养殖效益,因此在确定出栏期的时候,养殖户应当根据育肥周期的实际完成情况,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等因素在综合考虑之后确定。按照实际的养殖规模,来明确具体的出栏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养殖户还需要积极主动的转变现有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客户需求等养殖育肥牛,确保养殖基地与市场销售之间的衔接,增强育肥牛养殖的综合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育肥牛养殖已经成为基层地区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为了能够提高育肥牛养殖的综合效益,确保育肥牛的健康生长,相关部门以及养殖户应当深入分析育肥牛养殖的现状,找出现存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春秋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做好品种改良与选择,养殖模式创新与优化,以及饲养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等各项工作,确保育肥牛养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华, 孙隆财, 杨法. 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畜禽业, 2018, 029(006):47.
[2]苏国君. 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 604(11):68.
[3]段治斌. 浅谈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今日畜牧兽医, 2018, 034(0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