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省核桃种植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实生核桃繁育而成的林分,品种混杂,良莠不齐,质量和品质低劣,经济效益不高。推进核桃良种化,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通过嫁接等方法改良实生核桃,是推广核桃良种化有效途径。伤流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结合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略阳核桃提质增效规范化管理项目,经过反复实验,并对砧木马耳形或马蹄形处理改进,导引核桃伤流,提高嫁接成活率。
关键词:核桃 嫁接 砧木 防伤流 改进
1砧木马耳形处理方法改进
1.1砧木马耳形角度改进
春季采用“插皮接、插皮舌接、地膜保湿、套袋防雨法”开展核桃枝接。砧木接口直径在6~15厘米及以上时,用马耳形方法,可插入2个接穗。选改砧木枝干平直光滑处,将改进前的25-30度角左右开锯分别至树心,改进为10-15度分别开锯至树心,将砧木横切面以改进前的25-30度改进为10-15度,上端截去,形成马耳朵形,以便于愈伤组织更好的生长,伤口早愈合。
1.2砧木放水槽宽窄改进
在两个锯面交汇的低端将改进前0.5厘米宽的放水槽改进为0.3厘米,长度15厘米左右,创口减小后既能满足伤流的排放又不易造成树皮开裂、干枯,容易恢复树势。
1.3绑扎方法改进:
先用一个长40~45厘米、直径25~30厘米的塑料袋,从上端套至接口处。袋的下口要覆盖着削伤砧木皮层,然后排出袋内的空气。待接穗在接口处固定后,然后用用接膜(地膜)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将砧木的削伤部位及接穗缠严,目的是防止接穗失水;用塑料绳绑缚多圈,以绑紧、绑牢为度。
2砧木马蹄形处理方法改进
2.1砧木马蹄形角度改进
砧木直径在2~5厘米的幼树可进行单穗改接。选砧木枝干平直光滑处,以砧木横切面10-15度将上端截去,形成马蹄形,用嫁接刀将横切面高端横削4~6厘米的月牙状切口,在切口下削去砧木的粗老树皮露出嫩皮(约剩2~3毫米厚的嫩皮)。削皮长度略长于接穗切面长度。
1.2砧木放水槽宽窄改进
在横切面低端用嫁接刀竖着切开0.3厘米左右皮部,将切开的皮部向下撕去15厘米左右作为放伤流槽。当接穗插入砧木后,先用一个长40~45厘米、直径25~30厘米的塑料袋,从上端套至接口处。袋的下口要覆盖着削伤砧木皮层,然后排出袋内的空气。待接穗在接口处固定后,然后用用接膜(地膜)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将砧木的削伤部位及接穗缠严,目的是防止接穗失水;用塑料绳绑缚多圈,以绑紧、绑牢为度。
3成活率调查
3.1.砧木马耳形改进处理后与改进前嫁接成活率对比
砧木马耳形处理改进前后成活率与生长量调查统计表
.png)
调查地点:马蹄湾社区
3.2砧木马蹄形改进处理后与改进前嫁接成活率对比
砧木马蹄形处理改进前后成活率与生长量调查统计表
.png)
调查地点:横现河街道办跑马村
3.3砧木马耳形、马蹄形改进处理后与常规方法嫁接成活率对比
砧木马耳形处理改进前后成活率调查统计表
.png)
4结语
通过对砧木马耳形或马蹄形改进处理方法,能进一步提高核桃硬枝嫁接成活率,促进愈伤组织活跃分泌,更好的恢复树势,提早发育生长。此方法有效的克服了核桃树伤流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是改良核桃品种的有效途径,大范围推广,加快核桃良种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