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MBTS模式”的三线档案管理平台搭建的构想与设计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8期   作者:海洋
[导读] 通过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档案部门提出的先进档案管理模式
        摘要 本文通过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档案部门提出的先进档案管理模式—“RMBKS模式”理论引入实际工作,加以优化,并基于该理论提出在智能手机上搭建三线档案管理平台的构想和设计。
        关键词 RMBKS模式、RMBTS模式、三线档案手机管理平台
引言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空管设备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区域管制中心的建设、设备扩容等大型工程的建设,产生了更大、更繁琐的数据量和信息量,为技术保障工作增加了难度。
1 基于RMBKS模式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及优化
1.1 RMBKS模式
        “RMBKS模式”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档案部门以满足用户需求、支撑公司业务发展、支持企业战略落实为目标,运用先进的思想理念与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拓展,探索出的一套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指以编码化知识管理模式、档案后保管范式为指导,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将档案视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知识资产,将档案管理的关注点从档案实体转向档案信息、知识,通过档案知识积累、档案知识组织、档案知识评价、档案知识服务,推动企业战略落实。[1]
1.2三线档案管理现状
        目前中心拥有近万种线路接口定义、百余台大型设备、近千台小型设备以及数以万计的线路节点,并且在区域管制中心建设完成后数量将会增加3倍。这些线路的数据信息均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三线档案上,所以三线档案是我站最为重要且使用频率最高的档案,它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着中心的技术保障能力,特别是故障排查工作中,每一次的排故都要在三线档案的帮助下进行线路走向的梳理。但是由于传统型档案的局限性,线路走向的梳理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经验完成所需信息的搜集工作,再将找到的零散信息自行拼凑,再经过现场的测量和核对后,方可确定出具体的线路走向。     
1.3 RMBTS模式
        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提出的“RMBKS模式”进行优化,提出适用于空管技术保障部门档案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本文定义为“基于技术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
        将三线档案管理由传统纸质文档转向基于“RMBTS模式”的档案管理模式,应用“RMBTS模式”理论分析目前传统的三线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1)没有实现从档案收集到技术积累。目前的三线档案只是将设备信息进行罗列,并没有对其中的知识进行累积,特别是对分散的隐性知识的累积仍是空白,例如资料(如:说明书、笔记)中的线路和接口定义等的隐性知识挖掘;
        2)没有创新的档案管理形式。纸质的档案管理形式,既不便于携带又不易于更改,束缚了档案的灵活性。
        3)传统型的三线档案管理没有服务意识,即被动地为技术人员提供档案,而把如何从数量庞大的档案中搜寻、获取所需的信息的难题留给技术员自己解决,对业务骨干的记忆和经验依赖性强,且容易产生错误。
2. 基于“RMBTS”的三线档案手机管理平台的构想与设计
        三线档案与智能手机应用的结合具有纸质文件和电脑应用无法体替代的优势,即随时随地的调用,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资源,实现档案的实时更新和资源的实时共享。


2.1 基于“RMBTS模式”的三线档案手机管理平台的构想
        设想应用“RMBTS模式”将纸质的三线档案植入手机中,以应用程序的形式存在,实现以下六种功能:
2.1.1 三线档案录入和添加
        1)所有数据录入均以文字或数字方式录入,软件内部嵌入文字或数字所对应的设备名称和图片;
        2)细化所有使用的设备,具体到线架和端口;
        3)录入原则为分级分组录入,以文件方式保存,各个级别之间可以相互调用,方便分配员工进行存档和数据维护。
2.1.2 数据实时更新
        当实际工作中出现档案中的数据变更时,如:某一设备的状态或线路发生改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的数据库更新,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应用程序更新,实现档案数据的实时更新。
2.1.3 线路调用
        线路调用功能是平台中最重要的功能,将庞大的线路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储存和调用,根据用户自定义的“设备起点”和“设备终点”,自动生成该段线路的线路走向示意图,将线路走向呈现出来,其中包括线架的位置、线路的颜色以及接口的定义等。
2.1.4 资源共享
        1)当工作过程中某一个链路出问题时,可以通过该平台将调用的 线路走向示意图分享至共享区,并将该条链路显示为异常状态;
        2)多名技术人员在多个不同地理位置,可以共享一张线路图处理同这一故障。
2.2 基于“RMBTS模式”的三线档案手机管理平台的设计
        鉴于实现上述功能,提出采用目前流行的开发工具Eclipse,利用Android SDK和Android ADT在搭建Android的开发环境,设计更人性化、灵活、携带方便的服务行档案管理系统。整个应用程序分登陆模块、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工具模块、线路图模块和个人中心六个部分。
2.2.1 登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为用户与系统之间提供接口。用户在登陆界面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陆”后,就能安全的登陆该系统进行相应操作。
2.2.2 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平台的整体管理,是整个平台中的关键部分,也是平台中的小型数据库。用于实现2.1.1三线档案录入、添加和2.1.2 数据实时更新功能,体现出应用程序的交互性。此外还可实现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数据库中内容的添加、删除、更新,用户名的授权。应用软件的使用固然重要,但应用的后期维护更加重要,如果不能及时更改内容,应用就失去了实际的价值。
2.2.3 流程图模块
        流程图模块实现2.1.3线路调用和2.1.4资源共享功能。应用Android操作系统内嵌的SQLite轻量级数据库所占用的资源非常小,在嵌入式的设备中,只要几百k的内存就够了,并且速度较快。线路流程图的形式,以文字表示为主,也是节省内存提高处理速度,同时手机屏幕的尺寸有限,文字优于图片的表示。
2.2.4 工具模块
    工具模块包括2.1.5通讯录和设置提醒两部分。通讯录作为手机植入式的联络网,可以通过一个List来浏览联系人,也可以动态添加菜单选项实现添加、删除和直接拨打、调用的功能。设置提醒以日历形式呈现,可以用于查看单位的日程安排,例如:开会、学习、特殊任务、转机保障等。
2.2.5 检索模块
        此款服务型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高效的检索服务,该模块主要是实现2.1.6内部知识的检索和帮助功能,可以检索平台数据库中的内容,其中包括:全文检索、模糊查询、精确查询、文本挖掘等检索方式。
3 结束语
        基于“RMBTS模式”的手机三线档案管理平台的搭建和应用将切实有效的促进技术保障部门的设备维护水平,高质、高速、高速的满足技术人员对档案需求,使档案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技术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拥军.《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中国档案 2009
2徐拥军.《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档案学通讯,2008(2)
3 徐拥军; 周艳华; 李刚.《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探索》, 档案学通讯,2011
4兰祝刚; 周艳华; 李刚《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档案,2011
5 包莉《档案知识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创新》黑龙江史志
6曹洪斌 《体制、制度、方法》中国档案,2003
7冯惠玲 《电子文件时代新思维》.档案学通讯,199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