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刘洋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洋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水利护坡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施工工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与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相比仍有所不足,所以我们更不应该满足于当前的成就。

        垣宝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水利护坡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施工工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与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相比仍有所不足,所以我们更不应该满足于当前的成就。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要根据河道的现状、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进行创新,研究总结发展属于我们的、独具特色的水利护坡施工技术。针对我国水利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现状,应该从施工的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根据我国河道的具体现状,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分析采用不同的护坡形式,实现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相结合,从而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达到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0引言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最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得到相应增加,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破坏了水体。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生态护坡技术不仅具有防洪抗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除此之外,使用生态护坡能够和周围环境生态系统进行密切联系,进而推动生态护坡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
        1生态护坡核心与设计理念
        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的作用非常显著,从其特征不难看出,生态护坡可以有效解决河道附近的水土流失问题,同时又很好地保护环境。按照设计要求,生态护坡的本质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将植物科学、生态科学、土壤科学、工程科学等不同学科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设计河道边坡加固和防护方式的理念。如何处理好设计要求是生态护坡设计的重点,即满足护坡防护功能需求的同时处理好保护土壤与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需要。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确保河道稳定性作为核心目标,最大限度维系生态平衡与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要求。在进行河道治理的时,需要将土建施工与水利方面的影响与要求作为重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参数,确保护坡设计成果有着充足的稳定性与耐久性。进行护坡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域条件特点,将回归自然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原则。在设计与施工方案决策时,要尽量防止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特性。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护坡技术的价值,就要设计出功能足够可靠、结构稳定安全的系统。防洪排涝要求是生态护坡的系统设计时首先需要被满足的需求。此外,生态护坡系统中的植被的根系必须拥有较强的自我维护与自我修复的能力。由于河道护坡通常都覆盖着很大的范围,所以,成本要求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兼顾美化、保护环境要求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工程成本的支出。当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将该技术应用到河道的治理工作,并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善、技术成熟的施工体系、建筑结构。然而,我国在生态护坡方面的研究尚在初期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在进行护坡设计时,必须要紧紧抓住核心的技术要求,着重关注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合理选择植被树木,按照项目环境条件选定使用的植被树木。因为不同植物对生存环境的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选用植物的自身特点与环境条件必须匹配一致,才能够保证生态护坡的防护效果和护坡质量。其次在生态护坡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综合利用河道与护堤,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最后在策划施工方案时,必须要确保施工项目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观赏性也是生态护坡建设的一项重要要求。不能只考虑便于施工,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要全方位无死角的考虑,使各类需求都得到充分的保障。
        2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生态混凝土
        为了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材料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多孔混凝土应用较为广泛。为了满足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可以在多孔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添加各种骨料和添加剂。


在多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保水剂添加到空隙部位,且利用周围植被和河流的水分,可以有效连接岩石和土壤。这种护坡结构在汛期可以达到显著抗洪作用,因此利用生态混凝土技术可以有效规避水土流失问题。在护坡上种植植被树木,可以充分改善生态环境和河道环境,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当前在很多河道护坡中利用生态砖,可以保障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利用砌砖施工技术可以强化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利用生态砖可以有效匹配周围环境,同时具有突出的生态特点,可以达到显著的生态护坡效果,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2.2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在构建河道生态护坡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效果。在水利工程河道边坡表面利用人工播撒的方式种草,可以达到显著的固土效果,避免水利工程发生水土流失问题。施工单位在选择草种时,选择的草类要具有发达的根系,以起到固土效果。在铺设天然草皮的阶段,坡度较小的边坡可以选择草皮平铺的方式。如果土堤迎水坡面洪流速度比较快,则不适合利用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建设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优先采用水利喷播种草技术,且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根据标准比例拌和草籽、肥料、黏着剂等,利用机械加压方式在坡面上喷射拌和物,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同时喷播的草籽发芽速度非常快,出苗情况也非常齐整,从而获得显著的生态价值。
        2.3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
        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喷塑金属网和碎石型种植土壤,提升护坡结构的抗腐蚀性,建立复合种植基。这种护坡方式的实用价值较高,在各类施工环境中都可以利用。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土工格和土工网垫两种方式。施工过程中,先在碎石中加入聚丙烯和聚乙烯等材质,然后配合网垫和种植型土壤,最后将草籽撒到上面即可形成新型的复合型种植基。网垫结构利用热熔焊接不同的网点。通过网状空间,可以提升基土的稳固。利用网垫方式和网格方式,可以使植物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将土壤和砂砾碎石等填入到网格中,再结合草皮和网垫层,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保障边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增加护坡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巩固土层,使河道生态护坡土壤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2.4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
        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的利用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制备生态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缓释肥料。采用多孔混凝土构成护坡基本骨架,在骨架中设置植草砌块,这样护坡具有很多空隙,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生态护坡技术能够为我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生态保持平衡,达到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样鹏.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9, 38(24):206-207.
        [2]王永波.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0):111-112.
        [3]张定研.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7): 292-293.
        [4]朱德民.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 (01):239+242.
        [5]刘颖.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08):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