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分析 张日馨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日馨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但是软土地基的出现一定程度制约着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施工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掌控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促使道路桥梁施工稳健发展。
        黑龙江省华通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但是软土地基的出现一定程度制约着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施工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掌控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促使道路桥梁施工稳健发展。基于此,以下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分析
        引言
        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与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密不可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道路桥梁施工仍存在若干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软土地基是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含水量过高;容易发生结构变形;承载力度较低。当前,人们急需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1道桥工程中不处理软土地基的危害
        首先,软土地基容易引发沉降问题。一旦降雨量较大,或者在较深处的地下水渗透作用下,质地较为松散的地基很可能出现沉降的情况。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稳,其支撑效果将大打折扣,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固性,甚至造成道桥的坍塌。其次,从桥梁的压实度角度来看,软土主要结构是松散的砂石,土层稳定性十分不可靠。在道桥施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地基的压实。基于软土地基的组成特性,压实工作难以进行。此外,相比于其他正常的地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要大得多。道桥施工时间跨度较大,在降雨量充沛的季节,桥梁受到雨水的冲刷和侵蚀,这显然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最后,目前阶段,道桥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施工材料是沥青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本身具有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软土地基的成分结构也容易改变,桥梁道路表面容易出现硬化的情况,使得质量验收不合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分析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工程造成的影响
        2.1道路桥梁结构出现沉降问题
        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本身的水分含量较大,渗透性较差,如果软土地基中水分难以排出,且不对地基进行压实,将导致道路桥梁施工地基压实程度不足,使得地基沉降,道路桥梁将面临着路面下沉的危险。这种情况下,不仅道路桥梁无法正常通行,并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将造成严重威胁。
        2.2路面产生裂缝
        在实际的路桥施工建设中施工单位会应用混凝土和沥青的原料开展道路的铺设作业。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同时沥青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这两种施工材料成本都比较低,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路桥工程施工成本。如果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处理软土地基就有可能造成后期道路路面的混凝土产生裂缝。道路施工单位没有采用科学专业的技术处理地基就可能造成地基发生变形。同时,由于道路地基不够稳固自然也会降低后期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和抗拉能力,进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和龟裂的问题。
        2.3道路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如果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应该按照不同地区来分析软土地基的特征,若无法合理处理软土地基,将影响软土地基的压实度。例如,一些道路桥梁在使用进程中,如果压力度过低将导致地基结构不均匀出现沉降现象,影响道路桥梁通行的舒适感与安全性。
        3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土层置换法
        在软土地基置换法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结构承受力,采用抗压稳定性能相对较高的土壤对软土进行替代,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整体抗压强度。此种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土埋深不超过3m的路段,而且局部埋深不超过6m的半填半挖路段和山间洼地路段比较适合。根据设计要求,将原地面下某深度内的地基土进行彻底挖除,并且换填材料,分层仅填筑和压实,直至设计压实度。其中,填料的分层松铺厚度应当控制在50cm以内,而且其压实度至少90%。

在换填区底部位置50cm内换填适量的透水性材料,可选用砂砾或者碎石等;采用隧道出渣、路堑边坡土石方开挖时,应当确保石料风化程度不超标,而且不出现崩解以及可溶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进行逐段开挖,然后逐段填筑,对开挖基坑及时回填并逐层进行碾压作业。挖除的泥炭、软土等可用于绿化,也可以用于中央分隔带建设以及复耕;如果大量闲置,则需将其弃于临时场地。
        3.2砂垫层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最大的问题就是土质松散,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常常采用铺砂垫的解决方式,加入砂垫层材料,能够显著地提高软土的硬度和支撑能力。砂垫层是一种透水功能优良的施工材料,相当于一层滤水网,能够有效降低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但并不是所有软土地基都适合这种方法,只有在土壤层较薄的软土地基上应用这种方法,砂垫层材料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对于那些土壤层较厚的软土地基,铺砂垫层显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这是由于地基高度不好控制,只会对砂垫层造成浪费。可见,选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要以地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
        3.3利用挤密或是振密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为了更好地减少软土地基中土壤结构间存在的空隙,桥梁地基的施工单位通常会利用挤密或是振密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承载能力和强度有显著的提升。该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软土间的振动、相互挤压等方式来减少土壤松软的问题,进而提升土体的稳固性和密实性,最终得以提高桥梁工程地基建设的承载力和可靠性。
        3.4软土地基表层排水法技术
        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表层排水法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法,主要是按照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进行设计方案,目的在于排出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分,并保证地基结构整体稳定性。借助于表层排水法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软土层中的水分含量,并且能够提升地基结构稳定性。一般来说,表层排水法主要在水分含量高、土质条件好的软土层中应用范围较广,基本步骤为:首先,结合道路桥梁的施工要求合理设计表层排水方案,挖取排水沟进行排水;其次,若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过高,可以利用抽水泵抽出水分,降低土层中的含水量,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定性。
        3.5利用高压喷射技术,喷射泥浆形成新的地基
        目前,施工企业较为常用的高压喷射技术主要包含“旋喷、定喷、摆喷”3种,并且实际的使用效果十分理想。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高压设备吸取一定量的泥浆,然后再将泥浆喷射出去,在喷射压力的作用下,将原本施工现场的软土冲走,并形成一定的间隙,使新的泥浆取代原先的泥浆逐渐形成新的地基。这种填充模式的软土处理方法,施工起来十分方便,但是对于施工队伍整体的要求就会更高,对施工人员专业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具体施工时,对于高压设备的选择,相关施工人员也要重点把关,使其实际的使用性能更好地满足施工的需求。同时,施工人员在喷射的角度以及距离上也要更加谨慎和细致,进而保证地基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地承载力和稳固性。为了提升软土地基加固效果,道路桥梁施工期间,人们应当综合分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如施工环境、天气条件、桥梁规格与等级等,准确勘测施工路段,合理运用桩基法和加载法等技术,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保证项目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朱邦辉.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J].地产,2019(23):158.
        [2]郑斌.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2):282-283.
        [3]何洪平.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8):257-258.
        [4]孙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分析[J].风景名胜,2018(08):144.
        [5]刘欣.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8,16(19):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