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雄峰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雄峰
[导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身份证号码:42012119710105xxxx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从市政工程造价预算到市政工程造价审核,BIM技术始终贯穿造价全过程,围绕工程建设周期构建了造价模型,囊括市政工程活动目的、建设费用、施工工艺、现代技术、工程艺术元素、地理水文等,进行了造价动态调整,使各区域造价各有其章法与依据,实际造价不超过投资造价,始终在投资造价范围内执行。BIM通过参数化、可视化、科学化、智能化、动态化工作模式,有效地帮助了市政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实现了造价与建设质量平衡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工程;全过程管理
        引言
        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由于参与方众多,涉及专业众多,造价业务繁杂,各参与方、各专业间缺乏有效的造价信息共享平台,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BIM技术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化的过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因此将BIM技术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
        1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及BIM技术的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在建国初期引进了预算等额管理制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优化和创新。现阶段,国内的造价管理处于改革的重要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指的是对投资决策到竣工验收的工程全周期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项目决策阶段就出现了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因为参与方非常的多,极易出现信息脱节的情况,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BIM是建筑工程项目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为整个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型。其中包括了建筑项目的功能要求、构建性能、参数信息等内容,对于建筑工程不同施工周期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整合。
        2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的应用
        投资决策阶段是投资者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项目投资方案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拟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选择最佳建设方案。投资决策阶段是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据相关资料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0%-90%,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投资行动的成败。投资决策阶段最大的难点在于项目建设的不可预见性,如何利用已有项目建设资料大程度的提高技术经济论的准确性是投资决策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BIM技术可以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各项信息储存,决策阶段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的这一特性,参考与拟建工程相似的工程的各项详细造价信息,充分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和可视化,对多个建设方案进行模拟和展示,对比选方案进行较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2.2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现阶段,项目设计阶段的费用占比小于1%,但是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达到了75%以上。在建筑设计管理阶段,会涉及到水、暖、电等多个专业,采用BIM技术就可以将其直观的展示出来。采用BIM技术对于相应的软件进行分析,包括日照分析、节能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等,都可以在信息模型中有所体现。运用BIM技术可以对于建筑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为设计方案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通过模型之间的碰撞,可以及时的找到设计缺陷。对于设计方案进行灵活的调整,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设计阶段的建筑模型可以为后续项目落实提供原始数据,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针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采用碰撞检查、建筑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于工程实际进行分析。及时的发展设计层面的问题,使得施工图纸更加的精准合理。避免因为施工设计和工期变化造成费用增加的情况,科学高效的完成工程造价工作。同时,BIM技术有助于施工单位及时的掌握各项数据信息,积极的整合多方意见和要求,促进施工设计的优化过程,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在设计阶段运用BIM技术,对于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3BIM技术在市政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招投标阶段,合理的方案编制会直接影响施工合同中的价格波动,造价管理工作主要负责招标文件、拦标价、标底制作等,推动投标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市政建设单位匹配到合适的供应商。传统的编制方法控制造价相对复杂,造价管理效率低;BIM技术可以精确运算招投标的工程量,利用自身的软件系统将工期、费用标准、规范、图纸等信息输入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模型,通过一定的插件实现BIM模型和算量模型间的转换,有效提升计量中的精准度,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在市政工程招投标阶段往往需要对标底、工程量清单等文件资质进行审核后才可以发标,沿用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工作量大、耗时耗力,极易出现人工误差,影响最终的造价控制。同时BIM技术能够运用互联网实现对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掌控,确保工程招投标过程公开化、透明化。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将图纸、工程量、造价预算集成到统一信息平台上进行审核,节省了传统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较比传统的平面设计图更能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降低结算纠纷等情况的发生。
        2.4BIM技术在项目施工阶段的运用
        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周期很长,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发生造价的矛盾。可结合市政工程需要变更的条例,应用BIM的原始预算模型,动态监控工程量与工程进度,选定不可控的造价区间,通过BIM系统功能分析、成本分析,对比最终的价格系数,削减不必要的功能费用。在市政工程的预算、结算、决算过程中如若出现预算超额的情况,应通过BIM观察已经变动的元素,精准地定位工程造价不可控因素,以便在相应设备、材料上进行合理调整。
        2.5BIM技术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运用
        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及时的编制竣工结算。使用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需要提前进行工程结算文件的整理,工作量非常的庞大。BIM技术在前期施工过程中就完成了信息的补充、完善,各种需要的信息已经整理完毕。以此为基础进行竣工结算,不仅提升了编制竣工的效率,还保证了结算工作的准确性,为后续竣工结算打下坚实的基础。BIM建筑模型具有可视性的特征,造价信息也是十分的完善。针对内容进行多层面的分析统计,制定出更加便捷的数据库。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利用其信息载体的特性,极大地提升造价管理效率,能够有效的对建设项目总造价进行管控,提高投资收益。但是目前BIM技术的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政府投入不足,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BIM技术软件杂乱,相互之间无对接接口,BIM专业人才不足等等。BIM技术是符合造价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今后应该从需求、供给、市场环境三个方面着力,助推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应用推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上。
        参考文献:
        [1]阮晓玲.BIM技术应用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32-33.
        [2]徐轩.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21.
        作者简介:
        李雄峰:(1971--)男,工程师,二级市政工程建造师,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3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