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水平显著提升,让建筑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让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更新技术、加强管理。安全管理是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管理效果不佳,不利于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对新时期建筑施工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优化建议,旨在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新时期
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只有建筑施工安全有保障,才能稳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机会,我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建筑项目不断涌现,在给建筑企业大展拳脚机会的同时对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意义入手,对新时期常见几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新思路,以供广大建筑人员参考。
一、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意义
当前我国仍然沿用传统监管形式,这种形式弊端明显,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管,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为建筑项目埋下安全隐患。只有革新安全监管模式,才能发挥监管工作的真正作用,可有效帮助企业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如期完成。除此之外,在施工现场开展有效监管,还能保障施工人员及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在汶川地震中,很多校舍倒塌,使得不少人蒙难,可谓损失惨重。而同地区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并未受到多少影响。为何同为建筑,结果却千差万别?很显然,这是施工监管的功劳。只有建筑项目监管到位,才能确保建筑质量,进而让建筑具备优良性能。综上所述,优化施工安全监管很有必要。
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常见问题
我国拥有众多古建筑,它们历经岁月侵蚀,到今天依旧屹立不倒。反观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众多技术及设备,但建筑质量让人堪忧。近几年各地区建筑事故频发,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反映出施工管理不到位。对当前施工管理状况进行调研,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安全监管效率偏低
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监管效率不高,这与政府机关职能缺失脱不开关系。在建筑施工中,安检内容相对传统,需对建筑项目开展全面检测。换言之,安全检查人员需要重新完成一次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以至于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在实际工作中,每位安全检查人员需面对几万到几十万平米的监督工作。再加上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方式较为传统,以至于安全检查效率不高。此外,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会让安全检查人员身兼数职,导致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光凭政府机关开展监管工作,显然无法实现安检目标。
(二)未严格遵守施工设计
安全检查人员在开展工作前需要认真研读施工图纸,将建筑项目的状况掌握透彻。但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为赶工期,往往不会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来开展施工活动。安全检查人员在面对这种状况时会表现出不知所措,需要重新理清思路,确定安检流程。由此可见,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很多,也为建筑项目埋下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建筑施工问题,不仅会拖慢工期,还会徒增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量。
(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当前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自学能力有限。而建筑企业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不会对现有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同时,企业日常工作中也不会宣传安全知识,以至于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意识是行为的推动力,意识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安全检查人员发现施工问题,责令建筑企业限期整改,建筑企业也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引发一些列不良反应。
(四)监管工作缺乏文明性
我国一直强调文明管理,安全施工,并为此出台了有关规定,但建筑企业过于追求效益,忽视安全管理。
不少企业都是按照自己主观意识开展管理工作,并未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计划,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至于建筑现场显得混乱。
三、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优化思路
在新时期下,施工水平显著提升,带动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要想健康发展,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常言道:“穿旧鞋只能走老路。”只有优化安全监管思路,方能开展有效的监管工作。优化思路分为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诚信体系,发挥政府作用
在新时期下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诚信体系,以此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诚信体系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政府监管权力。当前我国并未出台有力的监管举措,这就需要我国依托《建筑法》及有关法规构建诚信体系,以此提升监管效力。诚信体系的建立需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将企业信息、项目信息、施工问题等记录在案。另外,政府机关可利用诚信平台宣传法律条款,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当中,并设置相应的奖罚措施,以此推动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施工企业,要给与财政、政策方面的支持,对屡教不改的企业,降低其诚信分。诚信分是考核企业资质的重要指标,会对企业承接建筑项目构成影响,以此督促企业规范施工。
(二)完善安全制度,提升监管力度
安全制度是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开展完善工作。安全制度中指明安全检查人员的职责与任务,同时告知施工企业安检内容,让其在安全检查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另外,安全制度还能规范人员行为,让安全检查工作更加规范,避免滥用权力的情况发生。政府机关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安全制度深入每一位人员的内心,并加强制度的推广,让制度落地有声。借助科学的安全制度来提升监管力度,让施工人员在安全氛围中开展活动。
(三)强化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
要想人人具备安全意识,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围绕施工安全展开。培训形式要多样化,不仅有文件解读,还要列举实际案例,以此加深施工人员的认知。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风气,这需要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给施工人员发放安全知识材料,并在企业悬挂宣传语。企业还能设置宣传栏,将与安全施工相关的材料张贴在上面,并对安全施工模范进行宣传。
(四)规范监管现场,实行文明管理
优化施工现场环境,制定文明管理举措,以此保障施工安全。文明管理举措包括:为文明施工成立领导班子,并将文明施工管理提上议程。工地要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包括项目信息、相关单位信息、项目经理信息等。施工管理人员要佩戴胸牌,以表明身份。在工地危险作业区域设立安全标语,以发挥提醒的作用。
(五)注重特殊天气,采取必要措施
建筑施工难免会遇到特殊天气,如南方施工会遭遇台风、北方施工会受寒冷影响。在特殊天气时,施工质量会受影响。为了降低天气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以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在施工方案中制定相应措施。同时,让安全检查人员履行职责,加大巡查力度,以确保施工活动稳定进行。在检查过程中,安全检查人员需将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方案进行对比,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符合方案要求。
四、总结
新时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对施工安全问题也愈发重视,因此需要做好施工安全监管工作。政府机关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构建诚信体系,完善安全制度,并做好解读与宣传工作。建筑企业要在内部形成一股安全风,并配合安全检查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在面对特殊天气时需制定方案,运用合理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齐红甲.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7):48.
[2]江子雄.新时期优化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居舍,2019(10):156.
[3]吴智敏.新时期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剖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