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确保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能够符合和满足相应的质量要求,就应根据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具体的施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才能确保在正常的施工周期内完成建设目标。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成本。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如今,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对其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包括钢筋施工、模板施工与混凝土施工,并在此基础上对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预期的施工质量。
1 高层建筑特点
1.1高层建筑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资质水平要求高
高层建筑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较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工程施工水平要求较高。如何实现设计标准和设计目标,施工单位需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投标文件承诺。一旦作为中标人,就需要履行承诺,严格执行既定方案,确保高层建筑结构主体安全和施工质量。
1.2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从施工准备到基坑开挖,从基坑支护措施到下部结构施工,从吊装、支护和脚手架等高空作业集中实施,建设周期一般不少于两年,期间需要考虑季节施工。特别是冬季施工高层建筑,需要采取冬施保温措施,加长混凝土养护时间,克服恶劣环境,危险性增大。
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2.1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需要严格按照料单提出的尺寸及形状实施,完成加工后得到的半成品应保持平直,没有局部弯曲,同时尺寸误差应处在允许范围之内。对于钢筋焊接工人,必须取得上岗资格,在大面积焊接开始前,应先进行试焊,经试焊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开始大面积焊接施工。完成钢筋焊接后,应对其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未经检测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均不允许使用。
2.2主体结构测量技术
测量工作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和开展的前提条件,尤其是主体结构的测量,是决定高层建筑稳定性与整体性的重要因素。测量的数据参数能为施工过程提供有效的参考,而测量技术的应用则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性施工技术。因此,在测量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通过选择精准的测量仪器设备提高测量技术的精准程度,并进行多次反复测量,对数据进行校对,保证数据参数的有效性。第二,注重垂直面上的测量技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垂直度的精准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三,对于标注位置的测量,一般来讲,在建筑中标注出来的位置内容也是建造过程中的重点,对此进行着重测量,更能保证建筑的整体性。
2.3高层建筑模板
工程模板的设计是在符合混凝土结构的前提下,制造出一定规格、一定尺寸大小的模型板,模板工程在整个工程中是最基础的工程环节,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建筑模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会被重复使用,所以对其制作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模板的形状、受力特点以及材质的不同,模板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模板的施工过程:在模板工程施工之前,要对模板周围进行夯实工作,保证模板安装后的稳定程度,并且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工作以及标高工作等。模板的安装过程:模板的安装应采用重复式拼装的手法,确保模板之间拼接的整合性;要牢固安装模板配件,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配件脱落的情况;对于预埋件以及预埋孔的设置一定要根据事前的设计要求来进行精准设置;基础模板的设置一定要保证其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尽量减少其变形程度,应具有精准的位置和高稳定性。
对模板工程质量的检查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建筑是为人使用的一种产品,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任何一环节都应进行仔细排查,在模板工程环节的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完成之后,要进行重复仔细的检查工作,避免出现安装失误等情况。
3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都应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和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保该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该制度作为建设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除此之外,需要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把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处理每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3.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和分次的方法进行,一般先对构造柱进行浇筑,然后浇筑圈梁和板。采用泵送的方法输送混凝土,对柱浇筑以前,先在底部使用标号与混凝土相同的砂浆浇筑30~50mm。梁板的浇筑应保持连续,不允许设置施工缝。为保证板面的标高,需双向设置钢筋,将其作为标高控制的基准。圈梁和板的浇筑宽度应依次推移3m,用于保证浇筑的均匀性,接缝要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进行,振捣在浇筑的同时进行,振捣时应防止漏振,此外要注意楼板处的振捣应使用平板振捣装置,这样能有效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浇筑时要经常性钢筋、模板及支架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移位和变形,则应马上停止浇筑,同时在混凝土凝结之前完成修整。
3.3高层建筑测量技术
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其他建筑,测量放线是第一步施工内容。只有确定好位置、标高,确认好布局和长度,才能保证施工的准确和质量。高层建筑测量精度要高于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测量基准点也更多,测量范围和内容也更加繁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做好测量方案和交底,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相关工作。测量工具要齐全并经校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还需要由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进行关键点位和初始点位的测量复核,并出具测量报告。主要测量设备和工具有,经纬仪、水平仪、直尺、激光放线仪等。特别需要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边角柱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确保楼层垂直度和水平度复核设计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标高和水平的测量,需要根据地面基准点的位置进行取基准点,不得从低层向上引用,防止产生误差的累积。
3.4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工程建设都离不开人。所以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想切实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组建一只高质量的施工队伍。在选定施工人员后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同时掌握对每个施工设备的操作技能。此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同时进行相关的技术讲座,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施工技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比较难,需要施工单位能够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把控好每个施工技术的难点要点。例如,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做好后期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并提高施工测量的准确性,以及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磨板施工技术的要点,不断提高工程的质量,为高层建筑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田鹏勇.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9(07):206.
[2]徐之皓,张泽泽,刘化欣.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58.
[3]凌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3.
[4]乔凯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45-146.
[5]秦利明.高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区,2017(1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