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加装电梯问题及检测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陈金阳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电梯加装的需求越来越多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电梯加装的需求越来越多,电梯加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出现了很多质量,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和安全,需要加强建筑电梯加装质量管理,做好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障电梯使用安全。
         关键词:建筑;加装电梯;问题;检测
         引言
         近年来,为提高既有多层住宅的居住品质,解决住户上下楼困难的问题,我国多地陆续开展了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民生工程,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进加装电梯工程实施。但是加装电梯是一个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的全过程项目,我们不仅要严控加装电梯的设计,同样要监督项目的施工过程,由于目前我国对于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项目并没有相应规范,所以很多既有建筑电梯加装项目施工管理过程非常混乱,导致施工质量差,为以后电梯投入使用埋下安全隐患,此文章研究探讨的是电梯加装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建议。
         1建筑加装电梯面临的困境
         1.1利益协调难,住户意愿难以统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的设施,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虽然老旧小区内的大多数居民都有加装电梯的需求,但不同楼层、年龄的住户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利益诉求也是不一致的。在电梯加装前的居民协商阶段,难点主要在于低层住户。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加装后所带来的影响存在不同看法。高层住户认为加装电梯是造福大多数居民的,尤其是有利于老年居民的日常出行,且安装后小区可以得到一定的升值。而低层住户则认为,他们本就没有增设电梯的刚性需求,有无电梯对其出行并无实质性影响,加装后反而会对其采光、通风等居住环境产生影响,还可能造成低层住房贬值,他们不愿在既得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又承担其他隐性成本。二是对加装产生的费用分摊存在着分歧。除了前期安装需要一笔费用,电梯后期的运行、维修、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低层住户在本就没有加装需求的前提下,还要承担所产生的费用、房屋贬值和施工影响等,自然是不愿意承担任何费用的,而高层住户认为加装后所有住户都有相当程度的受益,因此,也应分摊一定的费用。
         1.2相关费用较高,业主难以承担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工程项目需要支付较高的经济成本。加装一部电梯的费用一般需要几十万元,加装之后还有各种日常维护保养与其他操作费用等。而老旧住宅的电梯加装费用基本上采取政府扶持一定资金,居民们平摊的方式筹措资金。财政部门关于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种类,补贴金额和用途也缺乏明确规定。由于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和支付能力的差异,仅依靠居民能够主动承担电梯加装费用存在较大困难,另一方面老旧住宅物业管理费用偏低,这些因素都导致电梯加装的资金很难快速筹集,影响电梯加装的效率。
         1.3项目报建手续比较冗繁
         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有城市规划、城市住建等部门手续的申请、批复问题。由于所涉及的审批部门比较多,相关政策、规范性指导文件和地方法规一直未能出台,报批报建环节多、批复时间长,影响项目推进。
         2建筑电梯加装的策略分析
         2.1推进政府主导,协调各户利益
         既有建筑在申请加装电梯的过程中,不同住户群体间就是否加装电梯的问题常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安装方案、费用分摊也会成为“拦路虎”,“一票否决”往往成为既有建筑加装、工程推进中的常见难题。因此,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不能只依靠居民自主协商,还需要政府部门(主要指街道)的引导和支持。一是在社区内成立工作小组,在居民间普及加装电梯政策,从而帮助符合规定的既有建筑发起电梯加装事宜,并就居民协商中的矛盾、难点给予帮助,切实解决居民利益诉求不一致的问题。二是政府可出台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分摊费用的参考标准。根据不同楼层居民的受益程度,以“谁可获益谁就出资”为原则来分摊相关费用,避免住户间因费用分摊的问题有伤和睦。三是对加装电梯利益受损的低层住户给予适当补偿,以破解既有建筑电梯加装中“一户反对”就装不成的难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协调好各户利益。


         2.2完善电梯加装补偿机制
         政府针对电梯加装应制定详细的补偿政策。具体而言,需要结合老旧住宅的实际空间和面积与采光、通风等环境问题,制定不同的电梯加装资金扶持制度。合理化的降低老旧住宅居民对电梯加装的费用负担,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对于具有住房维修基金的用户,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扶持,以避免用户承担过高的电梯加装费用,以推进加装电梯工程的有效进行
         2.3健全机构,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解决“落实难”
         加装电梯涉及的管理部门比较多,包括规划、住建、质量技术监督、消防等多个部门,也在客观上影响项目推进。学校要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可以设立加装电梯工作办公室,专人负责审批手续的报审,提高审批效率。个别城市尝试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分摊费用,规定职工及其配偶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既有住宅的所有权人需要使用该房屋共有部位增设电梯的,自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之日起一年内可一次性申请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所提取的住房公积金不能超过因增设电梯分摊的实际支出费用。相关政府部门要注意职能的转变,审批手续应该在规划、质检、城建、消防等方面进行适当的简化,协调各方面难题,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建议成立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的专门办事机构,协调发改、规划、住建、质量技术监督、消防等部门,按照简化、便民的原则,建立“绿色通道”,提供审批“一站式”服务。
         3有建筑加装电梯检测方法
         3.1电梯加装施工期间的检测内容
         在加装电梯工程施工期间,需开展针对性的施工期检测工作。加装电梯的基础往往会对原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应严格控制基础差异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既有建筑进行沉降、倾斜监测,一旦发现存在明显沉降、变形,及时进行补救措施,尽量减少对原结构的影响及财产损失。由于电梯基础与既有建筑存在沉降差,会在电梯与原结构连接节点处产生较大内力,因此连接节点处能否做到按图施工十分关键,为避免节点处剪坏,保证节点处自由度。需对施工期间连接节点开展焊接或螺栓连接质量检测,保证连接节点承载力。
         3.2电梯使用期间的检测内容
         既有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其沉降已趋于稳定,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之间往往存在不均匀沉降,较大的沉降差会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使用,建筑墙体有可能出现开裂、渗漏,甚至房屋结构会被破坏,因此在交付使用的一段时间内对电梯及既有建筑进行沉降观测仍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发现存在明显沉降差,及时进行补救措施,尽量减少对原结构的影响及财产损失。电梯井高宽比较大,在水平荷载或不均匀沉降作用下存在倾斜的风险。电梯井倾斜不仅对其使用功能会造成影响,还会通过连接节点作用到原结构中,对原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倾斜观测或沉降观测。
         结语
         既有建筑电梯加装是民生工程,涉及到我国千户万户人家的切身利益。应该加强对整体项目的质量把控,从加装电梯的设计到工程的施工再到最终的验收,必须对每一个环节都给予同样的重视,保证加装电梯的质量安全可靠,让老百姓用上安心放心的电梯。
         参考文献
         [1]陆志豪.老旧住宅电梯加装问题及对策分析[J].机械化工,2019(5):150-151.
         [2]周哲.物业小区旧楼加装电梯难点剖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27):61-62.
         [3]刘度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电梯,2019,30(17)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