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技术在水厂工程管线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吴娅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不断的进步,新工艺技术层出不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不断的进步,新工艺技术层出不穷,二维图纸表达的局限性越发的明显,BIM技术对设计及施工的辅助作用愈发的重要。BIM是以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协调、项目信息为基础而构建的集成流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5大特点,以水厂项目为例,通过采用BIM技术,整合了给排水、电气等各专业的管线模型,合理的对管线进行优化和碰撞检查,导出管线的清单与平面图,在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节约了项目施工的成本。
         关键词:BIM技术;管线优化;碰撞检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水厂建筑施工新工艺也越来越多,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工期短,地质环境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着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BIM技术能提供不断更新信息的渠道,使设计方、施工方及业主可以清楚的对项目的施工进程进行了解。这些信息的交互可以加速各方进度的决策,在提高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以及缩短施工工期的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
1 BIM概述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技术在应用中地位重要,群众性强,用途广(如图1)。
                          

2 BIM技术在自来水厂管线施工的应用
2.1 便于BIM的管线模型的建立以及前期准备
         在水厂管线安装前期依照图纸内容绘制建筑结构模型,在前期对建筑的预留孔洞的位置进行确认,结合多份图纸对比,保证在管道施工前,预留孔洞的位置准确无误,以免后期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浪费人力物力。然后在建好的建筑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绘制管线模型,确定所有管线的位置以及尺寸、设备参数等信息。
2.2 碰撞检查及管线优化管理
         “碰撞检查”通过BlM模型检测工具发现项目中图元之间的冲突。这些图元可能是模型中的一组选定图元,也可能是所有图元。

通过BIM模型对施工阶段的构件和管线、建筑与结构、结构与管线等进行碰撞检查、施工模拟等优化设计,对施工中机械位置、管线物料摆放进行合理规划,在施工前尽早的发现未来将会面对的问题及矛盾,寻找出施工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或者商讨出最佳施工方案与解决办法,降低传统2D模式的错、漏、碰、缺等现象的出现,提供施工效率和质量,缩短工期。
         对整合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发现模型中主要存在以下4种问题:
(1)建筑物与管道不配套(如图2所示)
         依照设计,绿色进水管道应当在穿过反应釜,流入过滤池中,进行下一步处理。但是由于2D平面图纸的局限性,反应釜为非标准圆台结构,管道直径与圆台上侧洞口相同,不能完全穿过预留洞口。当施工方依照图纸施工后,必然会产生工程量变更或返工,从而造成损失。
(2)建筑物与管道构造物相冲突(如图3所示)
         依照图纸建好模型后,发现检查井盖板与管道支撑相冲突,而在图纸中并无这样的问题。检查井的定位不准确导致管线的长度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工程变更。
(3)管线复杂处出现冲突(如图4所示)
         依照加药间管道模型绘制后,在各加药管道布置较为复杂处,出现了各加药管道的相互穿插,依照水厂工艺要求,严禁各加药管道相互穿插。
(4)管道图纸深度不足(如图5所示)
         由于管道图纸的设计深度不足,并未将所有管道的标高完全标注,导致部分管道布置远低于预设位置,管道与其他构筑物形成直接冲突,将会带来返工或工期延误的风险。
         因为BIM模型中的构件都是有独立的ID编号,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BIM进行合理的优化修改和精准的洞口预留,这不仅仅可以检测出来各个冲突矛盾点,还能精准定位冲突点的构件,完成优化修改。

2.3 成本控制
         与业主的清单工程量计价时,按管道的延长米(包含两通、三通、法兰等管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对管件的数量不予单独计取,同时也不作相应计价考虑。而往往管件的价格要远远高于管道的价格,在管道工程量不变的前提下,管件数量越多则成本也就越大,为降低施工成本,利用已建好的管线BIM模型进行各方讨论,以此减少管件的数量,以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3 结语
         结合水厂工程的实际需求,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施工应用,极大的缩短了施工的时间,以及节省了项目的成本,提高了管线的安装精细化管理。因此BIM技术进行管线安装的应用利用价值十分鲜明,优势突出,降低了在管线安装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并且也降低了技术人员二次深化图纸的劳动强度,而长远得到的好处已超越了设计和施工阶段,对于将来建筑物的运作、维护和设施管理有极大帮助,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施工向前迈了一步。
参考文献
[1]赵民琪,邢磊.BIM技术在管道预制加工中的应用[J].安装,2012(1)
[2]曾向斌.BIM技术在管线综合的设计思路[J].建材与装饰,2016,(45)
[3]孙同谦,徐峥.BIM在市政管线综合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