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白城发电公司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
摘要: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厂正在逐渐提高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机组的装机容量,在整个过程中自动化系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未来电厂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强对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设计与应用,要对系统线路的抗干扰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对系统接口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
1热控自动化工艺概述
人类生活当中,对于电产生的需要是不可或缺的。政府相应电力单位为了确保社会发展对电产生的正常需要,正接受大量的挑战与问题。在工作中,慢慢使更多的装置与系统同时运行,持续使系统装置容量增加,对于热控自动化体系操控变得更为精准与仔细,进而使电厂正常的工作获得平稳的运行。而且环保观念为正常运行进程当中应当坚守的,追求节能低耗的发展观念,充分运用热控自动化工艺,对于最初管理机制进行更新,运用相应编辑语言对于系统实施控制,进而使得电厂整体的技术能力得到提升以及完善。
2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2.1实时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是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阶段的实时监控系统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厂级的实时监控系统和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系统,这两方面系统不仅能够通过数据接口来进行连接,还能够通过控制器来实现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之间的相互流通和数据资料之间的实时共享。在对监控系统进行使用时,则可以结合实际运行状态来进行监督与管理,除此之外还能够实现对参与生产建设的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把控,一旦问题发生,监控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可以采取应对措施,使工作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的形成原因,并进行处理。
2.2分散控制系统
在电厂热控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电力资源进行分散控制,要对电厂热控自动化技术有着详细的了解,当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则可以通过热控技术来进行控制。当前阶段,电厂的控制模式主要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四个部分是由相互独立的串口来进行连接的,从而能够实现对设备运行、运行操作、开发维护以及网络串口等进行把控。稳定性是自动化控制中的重点内容,电力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出现电流波动,而通过电流的自动调节能够使波动影响降低。
2.3辅助控制系统
辅助控制系统是整个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重中之重,通过辅助系统的调控作用,能够实现自动控制。除此之外,辅助工作人员还可以在现有辅助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热控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进行编程,从而能够为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通过辅助控制系统,还能够实现对整个电厂技术系统的宏观调控,对警报系统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3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问题
3.1影响因素较多且比较复杂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现如今各项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也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同时电力输出范围不断扩大。在电厂中,由于热控信号传输速度相对较慢,因此热控效果并不高,且有较大离散型,从而使热控系统容易出现逻辑混乱的现象,影响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其设备运行环境恶劣,若是其中某一个设备出现故障,则有很大的可能会导致热控自动化系统紊乱。
3.2检修模式过于落后
在我国,很多电厂对于热控自动化系统依然采取传统管理与检修方法,主要是准时维修方式,即按时完成所有设备的检查工作。
这种检修模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够经济合理,不利于电厂生产运行效率的提高。同时,在电厂中,设备故障往往有着随机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若是维修过程中一些热控制组件发生故障,便会影响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可能导致停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电厂的健康发展。
4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提升策略
4.1逻辑设计优化
站在逻辑设计角度考虑,逻辑设计可以确保软件运行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所以,为提高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应致力于实现整个逻辑设计的升级、优化。例如,通过优化、改进逻辑判断系统,便可以减少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时的浮动、故障等问题。逻辑设计优化的过程中,可采取“3类2类”的模式,来进行科学保护,建立质量代码,全方位监测所有监控点的情况,准确识别异常信号,然后及时反馈并给予有效的处理。通过对这种逻辑判断系统进行有效应用,便可以对信号逻辑进行科学判断、合理规划,从而有利于增强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电厂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控制电厂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与隐患。
4.2加快单元控制机组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建设
在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之中,单元控制机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元控制机组通过引进自动智能技术,达到了高效控制的效果。基于此,为提高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必须提升单元控制机组的敏捷性、灵活性,并借助这样高效的单元控制机组,来对控制机组进行动态监控。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的自动化设备也会不断落后、逐渐被淘汰,新的智能化设备未来会在电厂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中的单元控制机组,主要是以DCS系统、DEH系统等智能系统作为基础支持的,在提高单元机组运行效率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4.3更新热控设备硬件
为提高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也要确保热控设备硬件的质量。为此,应做好对热控设备硬件的检查,一旦发现热控设备硬件存在故障、达到使用寿命或者是已经老化无法正常使用,必须及时淘汰,并更换新的热控设备硬件。电厂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中,设备的损坏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同时,也要配备备用设备,以便于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更换新设备,避免影响电厂正常生产。在新设备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抗老化性能、耐热性能、抗干扰性能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4自动化软件的优化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动化软件。基于此,应对自动化软件进行优化,提高自动化软件的安全性能、抗干扰能力,保障自动化软件可以安全运行,在此基础上,再朝着数据处理效率、速度提升的方面进行优化。可在自动化软件之中设置文件打印功能,及时将热控自动化系统生成的数据打印出来,形成数据报告,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上报系统运行状况、系统故障问题等,并能根据这些数据,来对热控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调整。
结束语
整个电厂热控体系稳定程度由电厂的热控自动化体系本身优劣度以及稳定性进行控制的。而且系统机器装置储存量将会逐渐增加,对于这项技术性能在技术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对自动化工艺持续进行完善与改造,并对于之前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对于自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处理,全方位提升与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晋国.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11):56+61.
[2]张良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20):192.
[3]白明强,张亚彬.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分析[J].科技风,2019(17):199.
[4]赵冬花.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