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 贺立强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贺立强 边雪峰
[导读] 摘要: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火电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榆能榆神热电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火电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火电厂应采取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论文分析了影响电厂电能生产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节能技术
        1.热能与动力工程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是发电厂实际工作应用的一种主要技术形式,实际工作原理就是不断将热能转化为动能,进而再通过一定的技术和形式将动能转变为电能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热能的使用和动力输出工程。热能与动力是一项复杂且连续性较强的工程,热能的使用和动力输出的工作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发电厂应用热力能源和动力输出工程操作技术进行工作,不仅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还能够满足我国生产活动的需求,缓解供电企业的压力,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2.电厂电能生产节能降耗的主要影响因素
        就电厂电能的生产来说,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电厂设备的选择及热能损失、锅炉的运行情况、电能存储、凝气装置的运行情况。具体如下:
        2.1电厂设备的选择及热能损失
        设备是电厂生产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要选择适宜的设备,进而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但从现阶段来看,部分电厂在设备选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设备配比不足、热能损失无法控制等,使得在生产过程中热能难以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2锅炉的运行情况
        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锅炉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电能生产设备,其有效运行能够充分释放热能。燃料质量、大气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锅炉的运行,进而影响电厂电能的生产情况。
        2.3电能存储
        电能存储方式会对电厂的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现阶段,部分电厂存在电能无法存储的状况,可能会导致电压功率不稳,进而导致电厂的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2.4凝汽装置的运行情况
        凝汽装置是电厂生产活动中的一个核心装置,其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在实际的发电生产过程中,工作气压常常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凝汽装置工作状况的不稳定。
        3.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研究
        3.1选择适宜的调频技术
        就热能与动力工程来说,其是一种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的能量转化系统。在该种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充分地利用能源,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相比,热能的充分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了更好地利用电能和动力工程转化能量,需要构建一套科学的、适宜的调频方法,从而防止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电负荷不稳、设备跳闸等现象。就调频方法来说,应根据电厂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装置的不同构造,对不同调频范围进行不同调频方法的设置,从而选择恰当的调节量,进而保障电厂各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还要对设备进行调频,比如水泵闭环调频。

通过自动收集外界条件(温度、气压等)的变化,调节和改变变频器的频率值,从而对其进行有效地调频,最终保障水泵的运行安全。
        3.2废热回收利用技术
        在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无论是电能生产还是能量使用,均是一个能量转化、传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废弃物(废液、废气等)和中间物会带走部分能量,从而造成热能的损失。基于此,为了降低热能的损失,可采取废热回收利用技术。具体来说,在减少余热排放量的前提下,根据余热的质量、稳定性等实际情况,对余热的回收方法进行确定;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余热进行回收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该方法通过加装冷凝装置来提高动力装置的效率,最终达到节约燃料、降低能耗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中间再热、运用低温省煤器等措施,实现废热的回收利用。其中,低温省煤器的应用原理为:将低温省煤器设置在锅炉后烟道上,该设备能够对锅炉尾部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从而达到降低煤耗和节约脱硫系统水耗的目的。
        3.3降低湿气损失的技术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能量转换过程中,易出现湿气损失的现象,且这种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电厂要想降低损失,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则必须运用有效的技术措施,真正实现湿气损失的减少。湿气损失产生的原因不同,其采取的损失降低技术措施也就不同。降低湿气损失的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具体为:第一,将除湿装置安装在设备中,使得在设备运行中减少水滴的产生;第二,在热能传送的过程中,应使用再加热循环装置,从而减少湿气的损失;第三,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加大湿气的损失。
        3.4传热实践应用技术
        现阶段,在我国各个工业领域中已经应用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火电厂也不例外。其中,换热器是一个重要装置,该装置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将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为电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5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运行方式进行优化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发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首先可以对整体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划分为几个环节,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环节来进行优化,实现节能的目的。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工作人员要保证工程环节科学合理,保证机组的运行状态是最科学合理时,再开展节能工作。在节能措施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保证工程运行效率,对机组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保证数据在标准范围之内,实现发电机组安全运行。
        4.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根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不断创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相关技术,从而满足现代市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在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的背景下,应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而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人员的技能水平,从而为节能技术的创新提供保障;二是应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不断总结经验,对于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从而获取更准确、有效的实践成果;三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污染排放物的减少。
        结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节能技术极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在火电厂的生产活动中,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使得电能生产量增加,从而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傅军海.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8,(6):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