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改造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黄晟 杨玉兵 周吉龙 吴秋玫 甘秋华
[导读] 摘要: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配电网以及系统的稳定性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需要积极的重视配电网故障的排查,选择适宜的故障解决方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配电网以及系统的稳定性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需要积极的重视配电网故障的排查,选择适宜的故障解决方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传统的故障检查中,多是采用逐级逐段查找故障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居民的安全用电。本文重点探索10kV配电网中故障快速定位的技巧,同时结合着隔离改造的实践,明确排除配电网故障的路径。
        关键词:10kV配电网;故障问题;快速定位;隔离改造
        目前,在经济稳步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因此对于电能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为了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应该积极的重视配电网的合理化建设【1】。配电网线路在实际建设的阶段,应该重视故障的快速定位,这对于电网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可以及时的排查,实现智能化的操作,保证第一时间处理。配电网易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地区的雨季,应该构建起合理的故障定位系统,确保故障点可以及时的排查并解决,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的场面,促使配电网络呈现出自动化的发展模式。
        一、10kV配电网的基本概述
        (一)基本内涵
        10kV配电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将故障快速定位功能与之相互联系,使得故障的排查效率大大提升,在确保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使得智能化故障处理成为可能。故障快速定位将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整合到一起,实现了对故障的科学化分析,借助于故障指示器的反映,明确故障信息的存在,通过相应的搜索过程,将故障信息及时获取。在通信系统的支持下,故障信息可以及时的传送至主站系统,通过相对明确的定位,发出报警信号。10kV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系统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如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等,可以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分析,通过合理化的检查和判断,保证配电网故障检修更加到位,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
        (二)基本特征
        10kV配电网属于配电网的一种形式,相应的线路拥有着自身的特点,通过与故障定位系统相互联系,使得配电网可以实现有效的故障分析,及时的将故障的位置加以判断,大大提升了故障诊断效率。其属于千伏配电网,在实际运行的时候,涉及到的线路分支较多,给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另外,在实际设置的时候,因使用到较多的杆塔,且多是石灰杆,易产生明显的接地故障。若是出现了上千欧的电阻值,则会直接的引发信号中断的情况,给故障检测造成阻碍。对于这类配电网而言,因线路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的影响到信号的传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故障信号,给后续的维护和管理造成不便。
        二、10kV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改造的目标
        故障快速定位以及隔离改造在坚持着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旨在供电的可靠性稳步提升,促使供电的整体质量符合既定的标准,强化管理服务的水平,坚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改变配网故障抢修工作的模式。通过改变原有的被动局面,使得专业以及部门间的壁垒得以消除,由此得到相对理想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稳步的推进建设的整体进度【3】。系统建设应该积极的重视投资较少、集成化较高等优势,促使配电网可以更加稳定的运行。通过将故障快速定位和隔离改造加以落实,使得配网实现了数据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促使配网整体的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对重要用户的合理化监测,可以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对资源的合理共享与完善,促使管理服务水平以及配电管理工作效率稳步的提升。经过对故障的合理定位,使得故障的影响范围大大缩减,故障的实际处理效率稳步提升,对于提升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的准确度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实现有效的定位以及隔离改造之后,还能保证局部的故障影响范围有所减小,避免对其他的线路造成干扰,稳步的提升本身的服务水平,获取更为理想的用户满意度。


        三、10kV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改造的方案
        配电网的故障快速定位和隔离改造应该重视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际落实相关的行动时,应该积极的关注科学合理的举措,保证将相关的工序有条不紊的展开,收获较为理想的成效,以便更好的维护配电网的稳定运行状态【4】。
        (一)系统层
        在配电网中,故障的快速定位能够为解决故障争取时间,同时还能确定科学的隔离改造方案,保证为电网的实际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系统层重点是由历史数据服务以及系统接口服务等软硬件设备共同组合而成,主要的模块预留了相应的冗余配置,给后续系统的扩展以及提升可靠性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依照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技术导则分析,系统软硬件设施应该积极的遵循着相关的要求,坚持着适度超前的基本原则,促使故障信号的采集以及故障隔离和定位等得以满足,为后续系统的拓展建设预留出充足的资源。
        (二)终端层
        架空线路故障的快速隔离操作,需要在故障率相对较高的分支上,及时的加装上相应的断路器分界开关,保证线路设备的保护成效更加理想,同时还能对变电站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变电站的出口开关不动的前提下,能够快速的隔离故障,从而降低局部故障对整体线路的影响,促使供电过程更加的可靠。线路故障的定位,主要是通过相对快速且准确的检测,分析出配网中常见的两种故障问题,主要是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通过合理的落实此项处理工作,使得长期困扰着电力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难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收获较为理想的检测成果。配电网的监控,主要是将采集测量线路负荷电流以及电缆温度加以分析,实现对线路的合理化监控,分析出线路的实际情况【5】。
        (三)通信层
        故障的快速查找以及隔离定位系统主要是由系统层、终端层以及通信层共同组合而成,在满足故障抢修功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准确的判断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以免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站端设备通过快速检测配网中的故障问题,解决长期干扰的故障,通信系统借助于GPRS通信的作用,保证为整个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通信层重点是运用了GPRS通信系统为主要的操作对象,通过与各个终端设备的合理联系,使得数据通信更加到位,收获相对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
        四、结语
        在配电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因为系统的功能较为强大,所以应该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对于人们的正常用电能够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通过本文的概述,明确了配电网故障快定位和隔离改造的意义,通过将相应的行动落实到实处,使得配电网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中,收获圆满的维护成果,保证故障及时的排除在外,避免受到相应的干扰,直接的影响到整个线路的运行,对人们的正常用电构成影响。
        参考文献:
        [1]琚泽立,朱跃,高子豪,吕新良,黄小羽,牛全保,侯喆.带有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10 kV配电网线路短路故障暂态过程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20,41(02):1-7.
        [2]苏运,刘思怡,张焰.基于分层结构神经网络的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19,37(11):176-179.
        [3]赵琪.10 kV配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技术的实践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8):64-65.
        [4]郭翀.10kV配电网中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技术应用探究[J].电工技术,2018(24):105-106.
        [5]刘思怡,苏运,张焰.基于FP-Growth算法的10kV配电网分支线断线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J].电网技术,2019,43(12):4575-45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