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库克苏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 835500)
摘要:本文对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实现水电站运维一体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概念;重要意义;途径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类工程建设得到了全面开展,就水电站工程的长期运行来看,为了确保其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就需要加强检修与维护管理。目前,水电站管理开始推行运维一体化的模式,这有利于突破传统水电站管理模式的制约、有利于适应水电站设备发展的客观趋势、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而如何真正实现运维一体化,值得思考。
1.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概述
水电站本身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工程体系,因此其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很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潜在故障隐患与安全风险,加上水电站在长期工作中极易受到各种自然的、社会要素的威胁,进而受到损伤。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水电站进行长期的维护与检修。在一直以来的模式中,发电运行和检修维护是彼此分离的两项工作,但因为发电厂的许多设施设备在功能、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维修时可能存在交叉点,因此员工的工作内容可能重复、产能因此过剩,这就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运维一体化模式逐步得到推广与运用,它是在极短时间内将水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二者结合起来、统一实施的新型模式,借助该模式,专业设备可以得到专人的集中管理,避免了业务交叉、员工过剩等问题,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2.实现水电站运维一体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突破传统水电站管理模式的制约
随着水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监控、继电保护、在线监测系统日趋完善,运行人员在现有业务范围内的作用逐渐弱化,而设备维护质量的高低成为设备稳定运行的保证。若仍然维持原有的生产模式,必将导致维护人员数量少,维护力量匮乏,维护人员多数是救火式的消缺,电站的设备管理无法到位。因此,电站的生产管理要求我们必须把设备管理的关口前移,把电站的核心业务从设备运行向设备管理转变。
2.2有利于适应水电站设备发展的客观趋势
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解决了以前设备运行大部分需要人为干预的缺点,大部分复杂的操作,都可以靠控制来实现;设备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为运维一体化提供了很好基础。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设备的运行会更加复杂,运行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减少人员的现场实际操作是必然趋势,运维一体化也就成为必然。
2.3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
目前,国内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大江大河的水力资源开发殆尽,传统水电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陡增,目前各大公司都致力于不断提升新兴市场的开拓能力,开始捕捉到已建水电站总体规模巨大,运维检业务前景广阔这一事实。通过推行水电站运维一体化模式,不断引进先进技术,通过配备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有效释放了占生产人员近半的运行人员的人力资源,帮助解决了许多公司快速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使得企业有机会全面优化其运维检业务,逐步实现产值持续稳步增长。
3.水电站运维一体管理途径
3.1优化水电站运维一体管理制度
由于水电站运维一体管理工作的任务量巨大,且操作较为复杂,因此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序开展,就需要首先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做好运维检项目制度管理全覆盖。例如,相关企业可以设置运维一体化倒班制度,根据水电站具体的地理位置、装机情况、灵活的安排值班方式。
其次,为了保证班组管理更加科学,可以加以限制,在现场生产工作时可以有当班值长统一协调指挥管理的流程;不仅如此,要检查各专业点检岗位人数、改变传统的点检定修管理模式,使得员工清晰认识到各自的职责所在,进而秉承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履行好工作职责。
3.2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远程运维一体化系统
为了全面提升水电站运维管理一体化的效率,需要借助先进技术的优势,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先进技术,可以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跨组织、跨地域、跨时空、跨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系统控制、协作管理,促进水电站运维管理精细化、高效化、智慧化。以某公司科研团队的研发成果为例,该团队在总结多年的电站控制系统设计制造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技术优势、结合大数据云平台和AI技术,将眼下小水电运维的痛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攻坚,深度融合到电站控制环节中,打造出了“小水电综合控制&远程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以GENCESS品牌ACS100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为核心,将水电站监控、辅控、水轮机调速、发电机励磁、继电保护、自动同期、电量单元等核心功能单元有机结合,采用一套ACS100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即可实现电站二次控制系统全部功能。
3.3做好运维一体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
一直以来,水电站运行人员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很难熟练掌握多个专业设备等问题,且运行人员在专业技术上存在壁垒,其专业水平相对较浅,人员的成长速度较慢,不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基于此,企业需要在推行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促进运行人员由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复合技术型人才。具体来说,企业可以组织各种理论讲解与技能实训相关的培训活动,使得员工具有更全面的知识体系与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进而在电站运行管理岗位上,妥善落实各项水电站运维业务。例如在发生电网故障时,运行人员要能立即集中精神、沉着应对,监视电脑屏幕各类信号报送,并对各类信号进行准确分析,及时对机组电压、频率进行调整;而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则更要快速采取有效措施。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属地化管理模式,合理引进当地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经过严格培训后,使其从事电站运行值班员等工作,只有员工综合技能大大提升,才能真正实现运行和维护的无缝结合。
3.4加强对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风险控制
采取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尽管它毋庸置疑地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与质量,但与传统的电网作业浓缩相比,其风险也更为多样。由此,相关企业必须保持对风险控制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日常的安全巡查,发现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不规范之处,及时处理由此造成的风险问题。为了将风险因子扼杀在摇篮中,风险控制人员要善于发现风险元素,对核心的管理难点、风险点做重点识别,一旦出现风险苗头,迅速采取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水电站运行、检修试点班组,组织开展运维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优化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重要性的探讨,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途径,优化水电站运维一体管理制度,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远程运维一体化系统,做好运维一体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加强对水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宁,丁晖,徐广源.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8):291-292.
[2]程燕,樊磊.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9,25(26):163.
[3]杨光辉,王延杰,潘彩敏.施耐德EcoStruxure中低压一体化监测管理系统助力电子厂房数字化配电建设和运维管理[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9,13(5):95-96.
[4]张志强.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风光新能源场站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9,(1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