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研究 李俊飞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俊飞
[导读] 摘要:现如今,伴随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能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遵义供电局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现如今,伴随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能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现代社会对电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尤其是对于电力相关的企业而言,不断改善和加强电力调度运营管理是维持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的基本理念,所以,做好电力调度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对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监控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1 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系统运行方面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了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电力调度中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保障了电力运行的可靠性。但是,在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对电网管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了电网调度运行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减少技术性失误,避免因小失误增大整个电网管控体系的运行风险。从技术管理层面来看,电力调度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电力调度系统设计不合理,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或是存在着严重的设备老化问题,易引发电力调度系统运行故障,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电力调度系统中频繁显示无用的警告信息,影响管控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准确判断。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有用信息遗漏,埋下运行故障隐患;电力调度系统没有配置临时电源或备用电源,一旦发生停电问题,就会影响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
        1.2管理层面的影响
        调度人员和管理体制是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调度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不高,会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足的问题,在电力调度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易造成安全事故。如,在交班过程中,调度人员没有做好记录,导致交班记录不全面,对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易引发安全事故。又如,调度人员的应变能力不强,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不能从容镇定地处理事故,导致故事危害后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于管理制度而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完善滞后于系统更新发展速度,尤其在安全风险识别与应对方面,缺少对安全风险的科学评估,从而导致安全管理弱化。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调度人员的工作行为未能得到有效约束,易出现违规作业行为。
        2 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策略研究
        2.1电网运行方式的监控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在这一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电网技术以及电力设备的整体性能和质量随之得到提升,为使电网的运行方式能够与之相适应,并推进其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应当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据此构建相关的管理系统和完善的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为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电压和频率的监控管理。对于电能质量而言,电压是重要指标,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能质量的优劣。为此,确保电压的稳定性成为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电网的频率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电网的供电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电压和频率的监控与管理。一方面通过优化改造的方法,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从而使电网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确保供电电压的稳定性。
        2.2对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内部规范加以完善
        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系统需要电力调度自动化地跟进,但也需要围绕运行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内部规范进行完善。

一是要对电力调度系统中的不安全及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充分发挥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功能的同时,要根据当前电力调度技术的进步,针对变电站内部自动化系统装置的接地形式、过电压控制、防雷电设计等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二是对电力网络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及内部规范制式进行明确,由专门的电力调度系统管理及操作员对电力调度软件运行情况加以实时监督及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电力调度事故苗头。
        2.3构建基于电力系统网络硬件环节的安全防护机制
        首先,对电力系统网络硬件,尤其是电力主系统主机进行动态的功能测试及故障分析。电力调度在实现形式上需要电力系统主机服务器来引领,并在调度系统网络架构服务器内加以逐级执行。因此,在电力系统主机架设环节,要重点关注电力系统主服务器的各类电力信息数据指标,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增设故障诊断及预警功能,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其次,对电力系统网络的基本操作进行安全防护管控。一是设定电力调度系统界面的登陆权限范围,避免非电力调度人员进行无关操作。二是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分层设计,考虑用户及管理者的不同等级,细化相应的操作及管理规范。三是围绕电力调度的关键数据进行误操作保护,输入并识别一般的误操作指令,将电力调度误动概率降到最低。第三,防范电力系统网络计算机可能遭受的内外部病毒及黑客攻击。在构建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同时,针对电力系统网络的软件及硬件配置,要通过增设网络防火墙,加装病毒识别处理软件的方法,做到对电力调度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定期检测及病毒排除。
        2.4多种措施消除电力调度中人为因素的制约影响
        第一,基于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系统构建以安全性为主,预防性为辅的安全巡查及监督机制,针对电力系统网络架构中的关键变电站分布,设置专业的变电站电力调度运维巡检人员,严格执行变电站输配电安全操作及安全联防制度,最大限度地将电力调度内外部的病毒黑客攻击、操作权限分配不明、电力数据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消除。涉及电力网络电力调度关键操作要进行事先的事故分析及危险点预防。第二,提高电力系统电力调度设备装置的技术先进性及运转稳定性。作为电力调度员来说,要对电力调度设备装置的运行情况加以实时掌握,在日常巡查中记录设备运行参数信息,然后结合设备运行的环境,对可能出现的隐患事故进行预想,据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电力调度设备装置中及时引入先进的监控技术,然后在监控模块中设定重点输配电线路的巡查及检修频率,做到对关键电力调度线路节点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尽早处理,有效杜绝误调度事故的发生。第三,强化电力调度员的岗位技能及工作责任心。在调度实践中一方面要对调度故障制度进行严格遵守,另一方面要摒弃经验至上的调度操作行为,通过执行规章制度及电力调度操作规程,确保电力调度各个环节都能够在制度保证下开展工作,将不归范操作及违章操作的概率降到最低,藉此有效预防误操作和误调度等行为的发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管理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设备逐步增多,对电力调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在开展电力调度工作时,应当找准重点,全面分析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监控管理对策,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翔.新时期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8):135.
        [2]刘娇娇.配网调度自动化在城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9):114-115.
        [3]窦建东.地铁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2):63.
        [4]王卓然,吕玉华,张翔.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通讯世界,2015(23):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