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电盛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844000)
摘要:电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能源,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随着社会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用电需求大幅度提高。这要求有关人员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补救和预防。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引言
我国电力行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每个环节对于整体输电工程质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加之电力工程存在的危险性,使电力工程在施工方面,更加需要一套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规范制度和办法,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提高施工工程质量。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相关企业没有做好现场管理,对现场安全设施、安全标识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施工人员经常找不到工具、错拿工具而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高,不仅会导致延误工期,还会引发安全事故。2.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这导致管理人员没有具体的参考依据,加剧了实际管理的难度。而且在实际管理中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确,监督缺位等问题,企业上下无法形成“一股力”,无法形成良好安全管理氛围。3.施工人员素质低。电力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才能胜任。但是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中,出现相关专业人才的欠缺、岗位培训的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实际施工人员的理论知识不足,大多根据自身经验判断施工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
2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2.1把控好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主要指导,但现阶段部分设计人员在未仔细勘察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过度依赖主观经验进行设计,同时,审核人员也没有充分落实自身的审查责任,导致设计方案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影响后续建设施工质量。基于此,设计者应当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必要时还要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便于获得更加详尽的资料信息,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契合现场状态。此外,审核人员也需要结合现有资料,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方案中的问题,弱化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难度。在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和施工方需要就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如果发现方案中存在不合理问题,要立即上报调整,避免后续电力工程施工频繁变更,干扰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
2.2提升作业效率
从问题角度上看,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极为必要,包括范围化推广、现有系统改进等。人员管理方面,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可记录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以系统授权各业务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维护人员,使其获取施工人员基本信息、资质信息,并对人员变动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更新,所有人员必须通过管理员安全认证方可进入施工场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借助信息化手段记录、收集,寻找其责任人进行处理,工作效率更高。
2.3应用安全管理责任制
当前,我国部分施工单位已经在应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而且相对完备,但是综合观察显示,很多制度只是表面形式的,并未真正的落实到实处,主要的表现就是一旦产生安全事故问题,相互推诿责任,不能及时的追究至具体的责任人。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的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制。施工单位要形成健全完善的、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组织,把安全管理责任层进行细化,切实的将责任分配到各个岗位和人员。并且加强思想教育,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感提升,形成严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所以,在产生事故以后,可以迅速的展开查找,及时追究人员责任。
2.4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就要立足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原有队伍的安全知识建设,打造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岗位培训的力度,通过“持证上岗制度、一对一考核、模拟训练”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保障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并且促使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树立正确的施工观念。特别是施工企业要提高考核标准,促使施工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由此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带电作业等不良行为,为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借助每月安全活动演练、参观优秀安全单位、观看安全施工视频等多种活动,促使施工人员从被动遵守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施工观念,进而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违章作业的隐患。而且在推进电力安全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企业还要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编制一些与电力工程相适应的文件和资料,实现大规模的培训和学习。同时施工企业要鼓励施工人员继续教育,加强自身的电力专业知识与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知识学习。最后施工企业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借助多媒体平台,定期向施工人员推送最新法律法规与新型设备的使用技巧等相关信息,让施工人员在行政管理和法律约束的双重监督下,自觉规范操作行为,提高电力工作的安全管理效率。
2.5完善配套制度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健全的配套制度能够保障各项质量控制策略的顺利落实,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依照各项施工工艺的操作标准,设置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各项施工工艺得以准确地落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在配套制度方面,施工单位需要为建设中所需的施工工艺编制出详细、明确、全面的操作细则,为操作人员提供施工依据,然后针对细则中的重要环节和易错环节制定出一套操作管理制度,约束工作者的行为,以免出现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深化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此外,管理者还要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工作者规范化施工,并将检查评估结果计入个人绩效中,提高工作者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全面优化质量控制工作水平。
2.6做好危险方面预控管理
采取有效的方式,科学的预测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及时提出应对策略妥善处理,即为预控管理工作。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期间,危险点方面是较多的,体现在人为方面、环境方面、物的方面等等。因此,必须要加强不安全因素的准确识别,采取相应策略进行防控危险点。应该采取高安全系数的施工设施设备,应用多种安全防护装置对施工场地安全性进行保护,全面的增强安全管理质量水平。
2.7施工材料、设备等的安全措施
电力工程施工作业是在特定的施工范围内,因此,对施工材料管理不容忽视。要注意施工材料的分类摆放,以确保在工程需要材料时方便快捷寻找到,保证使用结束后归位等是工程项目规范的体现。设备方面,定时进行对设备性能的检查、修理,到使用期限的设备坚决不可继续使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展。从安全角度考虑,要注意切勿将建筑施工材料放置在高空,避免坠物伤人。细节上要把握移动施工材料或者倾倒废物材料时,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前了解工地路面情况,了解装载车辆的特点,在搬运材料或倾到废物时注意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
结语
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就要立足于施工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由此为电力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促进电力工程企业长期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涛,朱广亮.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J].居舍,2020(04):146.
[2]单俊平.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机电信息,2020(02):124-125.
[3]王浩.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