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的施工流程及安全管理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马英杰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变革,小到人民生活,大到国家未来发展,对供电的需求逐步增大。
        (身份证号码:33018419880722XXXX)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变革,小到人民生活,大到国家未来发展,对供电的需求逐步增大。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就需要不断建设不同的电力工程,而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方面要把施工做得更好。目前电力工程因施工流程、安全管理等问题的逐步凸显,受到了更多电力企业的关注。电力工程在施工中,各种相关技术应用和执行的复杂性很高,对作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也很高,这就使得安全管理的难度成倍增长。本文探究了电力工程施工及安全管理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施工流程;电力工程;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各种电器走入千家万户,用电安全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这要求施工部门重视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工作,统筹多方力量,把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真正实现社会利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电力工程施工特点,目前电力工程施工类型中,有盾构、顶管、变电站土建、电气安装、线路基础、立塔、架线以及各种电气设备试验等等,施工种类多,施工难度大。电力工程施工环境较复杂,变电站施工有扩建、技改等邻近带电体作业环境,还有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密闭空间中的电缆敷设作业、邻近带电线路的架线高空作业以及起重吊装等作业,作业类型既有传统的变电站房建、明挖电缆隧道、线路基础立塔架线,也同时涉及顶管、盾构以及电力设备安装等作业,这就造成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点较多,风险较高,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加之目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分包管理不到位等其他管理因素,这就造成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需要各专业、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配合,方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电力工程的施工流程分析
        就当代的电力工程来讲,其主要的施工类型有变电站、配电线路等施工类型之分。施工方要从工程施工的类型、实际情况出发来开展施工工作[1]。以变电站施工为例,施工方要在指定区域内进行首先的土建施工,土建完成后安装设备,并在电缆沟内进行电缆敷设,把信号接入进电力二次系统内。电力二次系统的施工,施工方要能从变电站设计的图纸出发来进行屏柜安装。就整体的施工流程来看,分别是:①施工方对场地所开展的“五通一平”工作,例如,通水、路、电,并对土地进行平整工作等;②建设施工临时设施;③与各方会审本次施工需要的具体施工图纸;④在会审结束后,当施工方案报审后,施工方要进行准备工作。例如,准备施工材料、设备等[2];⑤对建筑物进行定位放线工作,有桩基时进行桩基施工;⑥开挖土方;⑦处理桩头、桩基试验。
        3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管理不严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相关企业没有做好现场管理,对现场安全设施、安全标识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施工人员经常找不到工具、错拿工具而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高,不仅会导致延误工期,还会引发安全事故。
        3.2安全责任落实及安全管理执行
        当下国内提出了更多针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有关措施,但部分施工方在电力工程开展中,其安全责任的落实力度仍旧不足,部分安全措施的落实形式化严重,无法发挥真正的安全作用;在安全管理执行上,部分施工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相对较低,进而引发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不完善和执行度的不足。
        3.3施工管理问题和施工人员职业能力的问题
        部分施工方在开展电力工程施工时,其管理模式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的混乱状况,形式化较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度不足[3]。

部分施工方未能从该项工程所规定的作业条件出发来进行施工,进而很容易便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带来安全事故;在施工人员能力上,各人的安全和责任意识、不同工种所有效掌握的现有施工技术以及各人的专业知识等,都会对安全管理带来潜在性的影响,并间接影响着有关操作者的个人安全。部分施工方对施工人员、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不足,导致各人对施工步骤、施工规范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重视度、执行度较低,致使违章施工或操作的状况仍有发生,直接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4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体策略
        针对安全管理制定的安全策略实现充分落实,不仅能将现有的施工问题进行改善,促使施工方从安全管理的有关标准出发进行施工管理,还能促使电力工程施工提升安全卫生状况,在根本上对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关机制进行调整,提升施工方行业竞争力,对国内的电力工程施工发展也有所益处。
        4.1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管理人员应组织人员对有关施工器具进行及时的检查及保养,以此确保各器具的性能稳定和安全,避免各施工者受器具问题影响,而引发不同的安全事故发生。此外,当施工者有不够端正的安全态度或意识,或施工技术不够专业规范,以及存在不安全行为等时,施工方要及时对各人员施工行为进行控制,警示各类有关施工作业的非安全工作行为,且使其及时对个人问题反思和纠正,以此强化各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使各人员安全施工、规范施工。
        4.2强化安全监督工作
        管理人员要能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督,确认现场内有关安全措施的实际执行状况,可定期去现场做好当下的安全检查。具体检查是否有人员存在违规作业、现场防护器械在配置上是否合理、数量充足性以及养护规范性等。最后评价现场安全措施,帮助各人员来指出现有安全管理的问题和优化方向,让安全管理者对现场内重要的危险区域进行重点监控管理。此外,管理人员需要施工方对其工作定期考核,监督检查其开展各式工作的状况,当发现有失职状况时,应及时对其追究责任。
        4.3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方要能从《安全生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发来进行施工,并遵循电力行业内,有关施工安全技术的各个标准。施工方要杜绝各类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当该类状况发生时要对有关人员进行依法依规处理。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施工方可利用激励制度等方式,督促各人进行自纠自查,奖励施工现场内施工质量高、操作规范安全的有关人员。此外,还要将分包管理规范起来,提升分包队伍的整体施工能力,对分包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严格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施工方法,防止出现违反安全规范的行为。同时,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让施工人员全员有严谨、良好的施工习惯,对各施工队的资质证书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利用规范、统一的日常安全管理,保障劳务队伍施工的安全稳定性。
        4.4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就要立足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原有队伍的安全知识建设,打造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岗位培训的力度,通过“持证上岗制度、一对一考核、模拟训练”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保障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并且促使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树立正确的施工观念。特别是施工企业要提高考核标准,促使施工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来说,其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因素也较为繁杂。施工方要在明确各环节施工流程的前提下,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对该次施工会面临的安全问题、管理难点及管理重点分析整理,并从收集到的各个问题出发,制定合理开展安全管理的策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进而保障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促进国内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祥.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8,024(036):129.
        [2]李斌.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6,000(02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