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电机械设备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膜。机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机械机电设备的安装,其操作繁琐复杂,稍不留意就会造成机电设备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威胁。因此本文对机电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隐患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提升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完善机械设备的安装技术,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安全;隐患;机电;设备安装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各个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是整个机电工程的核心[1]。但由于机电机械设备本身具有很高的复杂性,所以这也要求了技术人员在安装过程中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操作方法,而是需要不同的技术指导。安装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都会造成机电机械设备的运行故障。因此要将机械设备的类型以及安装时的实际情况等各种影响设备安装质量的因素纳入综合考虑范围内,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避免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机电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2]。本文分析了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常有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2.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分析
2.1 电流超标
通过观察整个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设备安装都借助了电机、泵等外援动力设备。这种方式虽然能为设备的运行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但同时也会提高电流超标的概率,所以电流超标是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3]。导致机电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超电流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首先可能是由于机械设备本身的电机运行功率大,其次也可能是泵内存在的其他物质增加了线路的电阻,导致电流减少,让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运行功率高于额定功率[4]。此外,机械设备轴承的损坏也会造成机械设备的电流超标。总之,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机械设备电流超标,都会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作,同时增加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2 电机异常振动
机电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是必然会产生振动的,而且一定程度的振动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机电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超出正常范围的振动,那设备的使用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设备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正常生活。一般来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异常振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设备安装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致使转子不平衡,和定子之间产生摩擦以及电机轴承的间隙变大或者缝隙不均匀导致转子失衡[5]。出现这些问题后,泵运行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影响,导致电机振动不正常。因此,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振动需要得到重视,并且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以保障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2.3 连接螺栓不贴合
螺栓和螺母这两个组件是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目前大多数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都是通过螺栓连接完成,也就是提前在需要连接设备的地方留下螺丝眼,在设备安装的时候选择匹配的螺栓进行组装。虽然这种安装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设备容易发生位置偏移,进而造成螺丝与螺栓之间的贴合度降低。而且如果技术人员在预留螺丝眼的时候出现一丁点偏差,或者在拧扣螺丝的时候方法不恰当,都会造成设备的安装不牢固。导致后期机电机械设备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的现象,那么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将不言而喻。
3.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隐患的解决办法
3.1 加强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管控力度
机电机械设备本身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该设备安装完成后是否能够运行。对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监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检查设备的所有零件,确保所使用的零件的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第二、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危机意识,主要包括定期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安装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对技术人员进行思想方法的培训,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安装操作过程中的微小失误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三、优化安装工艺程序,确保做好安装前期工作,在机械设备安装前确保预留的螺丝眼的位置没有任何偏差。机械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是一个硬性要求,如果安装质量过了关,也就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在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因此需要加大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管控力度,实现对隐患的强有力把控。
3.2严格按照标准的安装操作流程
机电机械设备本身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其安装过程变得极为复杂,因此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非常高。虽然相关技术人员在安装机电机械设备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安装方法的优缺点对其中某一两个安装次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更好的安装效果。但是,安装的整体操作流程不可以改变。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标准的安装操作流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技术人员的安装操作行为。在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如果技术人员按照标准流程要求的那样一步步进行安装操作,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在安装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因此,严格按照标准的安装操作流程来对设备进行安装,可以保证设备最终的安装质量,维持设备后续的正常运行。
3.3 严格执行安装后的设备调式运行工作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后的调试运行工作极为重要,它是设备安装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前一步。设备调试运行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第二、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与实际相符合;第三、检查设备的运行效率是否与整体工程相协调。在进行设备调试运行工作之前,需要根据不同设备的具体特殊功能来确定一个科学的调试方案。此外,在进行设备调试运行的时候,还需要撰写相关的调试运行报告,即对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汇总,以便后续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还需要对设备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详细的记载。总之,在调试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有任何问题都一定要及时解决,从而消除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4.结束语
机电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其中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电流超标、电机异常振动以及螺栓不贴合等机械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把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总而言之,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机械机电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能正常、安全和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朱东辉.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应用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4):71-73.
[2]赵一楠.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J]. 中国设备工程,2018(22):151-152.
[3]张新涛. 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与改善探析[J]. 智能城市,2019,5(10):198-199.
[4]张磊. 机电设备安装的隐患及解决策略探讨[J]. 内燃机与配件,2018(04):142-143.
[5]]周家海. 机电安装中机械设备的安装及调试[J]. 数字通信世界,2018(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