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应用 袁媛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袁媛
[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电力事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电力系统的工作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所以为了能够实现电力事业的优化转型,确保社会各界稳定发展,则需要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电业局正蓝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锡林郭勒  0272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电力事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电力系统的工作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所以为了能够实现电力事业的优化转型,确保社会各界稳定发展,则需要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集多种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同时将这种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不仅能够促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为具有科学性,而且也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进步。而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既是电力企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相关电力企业有必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解,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1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操作、调度、维修三个方面,简化原有工作程序,将所有管理内容纳入到系统当中,通过数据分析、智能调度、信息预警、按键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智能化、电气自动化管理,提升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1.1操作性强
        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人数持续增加,市场用电量上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如果电量供应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则会出现电荒现象,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企业停工停产。自动化技术具有明显的自动化优势,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完成电力输送,减少电力损失,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用电需求进行智能化分析,系统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数据参数就可以制定输电、电力调度运行方案,并通过自动化技术执行方案,简化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管理人员通过“按键化”管理,就可以把握系统运行状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1.2便捷维修
        我国电力系统庞大,输电距离远、用电量大、环节多,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问题,维修起来极为困难,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识别故障
        电力系统包括一次、二次设备元件以及多种不同控制元件,任何元件都有可能发生故障,但如果不依靠自动化管理技术,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位置,延长维修时间,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增大经济损失。
        1.2.2维修故障
        电子系统维修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也十分危险,更要考虑到局部供电问题。电子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故障原因、位置做出预警,紧急停止故障线路运行,并采用备用方案确保地区供电,维修人员则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到故障地及时排除故障。优化系统运行效果。
        1.3调度优化
        电力供应调度问题是其中的工作重点,各省市生产的电力总额定量,各个区域电力需求量在不同时间段有所不同,如果仅依靠人力调度完成供应,很难保障调度与企业、居民实际需求相符合。城市企业与居民用电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在峰值时期如果过量使用电力能源,将会增加系统运行负担,甚至对系统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优化调度管理,通过智能化、制动化控制解电力调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智能分配调度,让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相符合,并根据系统中电力运行状况,实现错峰调节。


        2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应用
        2.1实时仿真系统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实时性和动态性特点,可以用于观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建模的利用,既有助于科研事业的开展,又能够为工作人员日常学习与培训提供良好的平台。由于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不稳定因素较多,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更加容易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对工作设备和工作人员形成威胁,所以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科研时,如果通过现实场景进行试验,势必存在风险,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当中对电力系统所进行的仿真模拟,不仅运行状况和参数具有真实性,而且试验过程也相对安全,工作人员通过实验室的建立,在其中对操作指令、工作设备进行检验时,能够不断变换模拟,一旦系统出现故障,也能够随时停止试验而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水平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所以在日常工作当中,则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通过仿真模拟的实际场景,能够为新进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直观化的工作流程,帮助其更加深入的了解电力系统,以便于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而对于在岗工作人员来说,仿真模拟功能更加能够成为其随时完善自身工作知识储备以及进行创新研发的基地,通过对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操作,将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进行验证,进而有助于工作人员随时进行调整和提高。
        2.2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逐步应用了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相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借助于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对系统运行全过程的监测,一旦系统出现异常运行情况,智能化系统会立即启动报警系统,将有关的故障信息反馈给平台终端的管理人员,紧急情况下,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启动有关的应急机制,将故障损失降至最低,因此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效率。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有关的维护检修人员快速进行故障的定位与分析,提高了维护检修的效率,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电力系统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2.3电力系统运行中在线检修技术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要想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就要探究合理的技术手段。在传统的工作中,主要就是通过定期检修的方式开展。而定期检修工作虽然可以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但是此种工作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不仅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也无法规避传统人工作业造成的失误问题,而通过在线检修的方式进行管理,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互联网技术,实现全天候的信息收集与在线监测,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分析电力设备的信息参数,根据具体状况探究合理的问题,精准定位,及时维修,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是一种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手段。
        结语
        电力系统是保障人们生活用电的重要系统,同时根据以往的电力输送过程来说,其运输过程、变电站的转换效率、运输材料的选择等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而利用现代化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合理控制,对提高该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十分积极的。同时,将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保障电力输送的稳定,同时也能够促使电力企业的发展。基于此,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等进行掌握,以使自身企业提高电力运输的效率,进而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红.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10):156.
        [2]李春艳.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1):175-176.
        [3]陈艳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魅力中国,2019(45):348.
        [4]余春澄.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