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泰达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非常核心的技术,同时也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技术之一通过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对电气工程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还能够切实提高电气工程的生产力,降低电力行业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本文中就针对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工程;应用
引言
电力工程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相关的电力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管理,使用这一技术在具体的设备应用过程中,能够充分实现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
一、电力工程自动化内涵
在我国电力工程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我国电力工程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自动化技术作为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动力,能促进电力工程实现自动化发展。通过自动化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形式,能够切实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自动化技术作为高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手段,能够结合电力工程的需求,合理融入到电力工程系统设计当中。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在电力工程系统各个层次开展自动化更新,切实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水平[1]。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具备综合性的技术形式,其中涵盖了多门现金的技术内容,其运用范围非常广泛。若将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工程当中,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对电力设备开展动态化全面控制、强化电力装置维护水平,确保电力工程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2.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核心之一,并且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这项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技术并实现良好的融合能够强化电力系统的管理能力,在输电、变电等环节的具体的电力系统工作的开展中,都需要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来调控自动化,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科学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够使得电力系统实现长效运行。
2.2PLC技术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的环节当中是一个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核心技术,是近几年科学家根据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贴合时代的发展的角度从而研制出来的一项新的技术,这种核心技术高度依赖于信息化的当代社会,需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进去,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控制逻辑的编程器,具体的应用方法是将这个设置放在系统存储器中,这样能够更方便地内部进行程序设计,设计的内容也更贴合系统的真实情况,设计出来的指令能够进行自我的运算后控制相关的设备,这种装置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智能性和可操作性。
三、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途径
3.1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可以联系发电厂和用户。实现变电站自动化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降低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的工作负担,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监控变电站运行,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2)可以全方位地监控站内的电气设备,利用全微机化装置,实现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计算机电缆和光纤,实现计算机屏幕化操作,自动记录统计;(3)可以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需求,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促进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现代化。
3.2电网调度自动化
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控制系统,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以及软件系统实时计算和分析。
利用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可以采集数据,并利用屏幕显示出来,实施现代化检测。软件系统包括紧急控制和电路恢复等程序。发电厂利用远动端收集信息,利用调度端负责整体调度。
3.3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
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利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过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运行员工作站等。主控模件利用冗余智能模件总线进行通讯。过程控制单元负责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等都会向过程控制电源传递信号,通过运算处理实时显示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通过信号输出和打印促使执行机构稳定运行,有利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在运行员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设置人际接口,过程控制单元向运行员工作站发送信息,并且发出指令。操作人员接收指令之后,负责监测和控制机组的整体运行,工程师负责修改和维护系统。工程师利用工程师工作站设置系统组态,完善系统诊断工作。
3.4电力系统智能化
电力系统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实现智能化技术,对比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操作在电力系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行业专家不断深入研究电气智能化技术,深入挖掘系统故障解决策略和安全隐患排查策略,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避免因为故障导致设备停工,导致电力企业遭受损失。专家还需要分析电力系统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开展创新工作;深入研究电力系统智能化操作,针对机器设备出现的故障,提出高效解决措施,为电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措施,通过电网设计工作有效提升电网整体质量。
3.5配电网自动化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全面管理配电系统,弥补传统配电系统的不足,充分发挥配电结构的作用,有效运行电力系统。配电网具有较多的自动化功能,包括采集数据之后控制数据的运行,监控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时解决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维护配电设备,结合监测数据落实检修工作,严格管理停电过程和运行负荷,建设自动化设备,科学地计量计费,利用网络上传数据,通过网络分析,完善配电系统的功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传输电力,保障整个电力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利用电网系统向电站传输生产的电源,再通过配电网向用户传输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具有灵活性特征,其中最高层系统是自动化主站系统,可以维护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及时诊断配网故障,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在配网自动化技术中利用自愈式复电系统,即利用电工级聚丙烯膜,在元件两面喷涂金属,引出极板作为电极。在电容器中设置放电器件,如果电源脱开电容器,可以及时降低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如果系统发生故障问题,可以有效隔离出现问题的元件,迅速连接可靠电源,及时恢复系统供电。该系统可以有效评估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在发生故障之前可以向系统发出设备预警信息,使系统可以提前准备控制措施,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中科学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一方面促进电力系统控制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问题的概率。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强化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宝清.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97.
[2]陈锦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5):143-144.
[3]柴源,李子恩,朱啟强,王晓冬,连进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制作,2019(04):84-85+83.
[4]宗海.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26-28.
[5]单海英.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框架构建[J].冶金管理,2019(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