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西藏拉萨 8500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为了有效缓解供电紧张的问题,确保供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我国众多供电企业引进了大量的电力设备。然而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占据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地位,供电企业必须细致地完善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中的各个步骤,对该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若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到任何安全隐患,则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处理。此次研究主要针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所遇到的问题、相关策略和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旨在为未来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关键词:电力设备 电力资源 状态检修 应用策略
0引言
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都与电力资源的使用息息相关,为了加强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保障供电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供电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将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作为其工作的第一要务[1]。尽管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实际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如在线状态检修方法较为落后,存在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这对我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一定的约束[2]。在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过程中,可以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综合智能系统来进行监测和诊断,使基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技术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升[3]。采用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状态检修方式,确定电力设备检修周期的长短,根据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系统负荷情况进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检修,可以充分发挥出电力设备的潜力和作用,缩短状态检修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此次研究的重点方向在于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问题分析
1.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观念落后
尽管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和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视程度有所上升,但一些供电企业在实际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优化的部分,如存在滞后性、检修周期与设备状态极不吻合等方面的问题[4]。上述不足不仅增加了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其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不便,甚至对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供电企业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受到了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盲目开展不必要的定期大规模检修,为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却得到事倍功半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效果[5]。经常性的停电、断电现象对人们或企业生产生活的进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高投入低回报现象亟需得到改善。
1.2缺乏规范性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评价体系
部门供电企业和部门为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为该项工作的开展制定了相关的操作准则及管理体系,然而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供电企业在面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时会较为盲目,对电力设备中故障现象可能出现的原因及位置不甚了解,且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体系缺乏全面性、规范性和针对性。有鉴于此,构建一个完善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评价体系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途径。
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关策略及其应用
2.1基于改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机制的策略研究
对电力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根本,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强化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机制,即有机地结合科学方法和与其相匹配的管理方法。供电企业需要在结合自身相关电力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测与分析,若发现有运行故障出现,及时地进行解决处理。除此以外,供电企业还需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处理,规范其检修工作的模式,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唯有如此,才可逐渐地使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信息数据工作的误差逐渐减小,使整个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具有相当的规范性和高效性。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策略还包含了对状态检修观念的更新,无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不必要的状态检修,要摆脱传统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存在的弊端,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状态检修周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状态检修工作,全面地规范该项工作,使其有序且稳定开展。
2.2优化后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应用分析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工作模式及方法需要结合相关的先进技术来进行优化,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包含两个方面,分别为引进先进的检修设备和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前者指的是对供电企业进行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时,需要供电企业提供大量的历史设备数据信息,为了有效地识别并处理这些信息,选择使用周期长、稳定性强的状态检修设备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如已知的紫外线、红外线检测设备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准确性,且可使用周期较长。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强调的是状态诊断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供电企业在进行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时,需逐步加强对上述技术的关注与应用,让供电企业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监测与分析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使状态检修结果更为准确。在此基础上,提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频率还可降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错误率和成本,是一种可行性较强的优化方式。
3.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及普通民众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愈来愈旺盛,保证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是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根本所在,两者息息相关。为了使电力设备正常工作,满足企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需求,供电企业必须进行开拓创新,切实做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使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高效性,研究的重点在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以及电力设备的实际应用。此次研究旨在规范、提升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工作模式和能力,增强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实现电力资源和电力设备运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大军, 张卫权. 我国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状况分析[J]. 科技尚品, 2017, 000(008):209-209.
[2]刘梓权, 王慧芳, 曹靖,等.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分类模型研究[J]. 电网技术, 2018, 042(002):644-650.
[3]黄道均, 阚泽, 谢佳,等. 基于自适应LMS滤波算法的一起电力设备异响诊断应用[J]. 电力大数据, 2017, 020(010):P.39-41,49.
[4]张卫权, 董卫东. 变电站电力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J]. 科技尚品, 2017, 000(008):69-69.
[5]王德文, 周青. 一种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大数据的分布式联机分析处理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036(019):51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