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川供电分公司 重庆 408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各种电气设备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与整个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为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有必要重视电气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和过程,规范各环节的工作。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引言
根据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从其实现过程、运行逻辑、控制模式方面进行了分析。控制技术在实现过程中,整体的运行逻辑构成较为复杂且涉及的控制组件较多。因此在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及运行中,完善控制技术的基础架构及研究设计,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及控制,成为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运行及电力运行安全控制的主要发展方向。
1变电站自动化的意义
建设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应用意义和价值,首要意义是实现可视化调度、自动FA(故障定位、故障隔离、供电恢复)。其次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备变电站自动电压控制的功能,可实现变电站无功/电压的自动优化控制,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前体下,尽量降低网损,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的操作次数,减少控制成本,降低事故概率,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最后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有网络重构的功能,当馈线重载时,通过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把重载馈线的负荷转移到其它馈线上,使电网负荷分布更均衡,从而消除馈线重载。统计网络重构前后各馈线的负载率及其变化。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的电力生产正在经历较大的变革,随着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今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将具有宽阔的应用空间,可以实现电力生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2.1监控系统的应用
实现对变电站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营检测和管理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和故障,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变电站排除故障的时间,进一步提升电力能源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智能电网终端
采用智能电网终端可以实现电网的主动服务,变电站主动服务包括的内容较多,以下分别阐述:一是需求响应。用户对需要的需求策略的响应方案进行流程化的提交审批,待需求响应策略审批通过后,由管理员对该策略进行系统运行方式的分析,给出用户最合理的运行方案,该流程化引擎可提供定制化的配置界面,方便用户对流程的更改。二是基础服务,可提供监测范围内工业、居民、商业等负荷类型用电量、负荷、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用能信息实时展示和查询。提供企业客户名称、类型、配变名称、接入配变容量、接入时间、生产安排情况等基本信息查询,提供变电站整体用能情况的分析结果,并对变电站的设备状态和检修情况进行总体监控,使用户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实时掌握。三是用户服务,该模块可以对用户情况进行增删改查,发布停电信息,并对历史停电信息进行查询,并对重要客户的停电情况进行历史统计分析,该模块中还提供客户总体的服务情况。
2.3计算机保护功能的应用
因偏远地区的供电网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使用,同时还会影响电力供电系统中的线路以及变压器等,严重影响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合理应用电气设备,不仅能够大大提升电气设备监管能力,还能够确保电气设备质量。一旦供电系统出现故障,计算机能够及时向变电站发送自动化设备信号,对其进行故障处理,大大提升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影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的因素分析
3.1自动化系统设计因素
自动化系统设计为实现电气自动化运行的核心,自动系统的设计质量,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运行质量以及电力安全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实际发展中自动化系统设计因素对电力安全运行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动化系统设计存在的安全缺陷,造成电气设备机组控制出现异常;线路运行短路,产生电力故障、设备故障、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现象。
3.2网络通讯质量因素
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现逻辑方面分析可知,网络通讯技术为其核心技术,良好的网络通讯技术,对提升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运行质量及电气设备的控制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网络通讯质量角度分析可知,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运行中网络通讯异常,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中指令传输、有效控制电气设备及电力调配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4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实现电力安全运行的具体对策分析
4.1加强技术管理
变电站要定期为工作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知识讲座,提升其专业水准和技术水平。变电站还需加强安全事故演练,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事故应急能力。变电站还需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以确保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应加强对设计基建的管理,定期巡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对其加以维护,强化对电气运行的监督管理,制定相应的电气设备维修养护方案,重点检查电气操作关键部位,消除隐患
4.2完善系统设计,强化系统压力测试
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过程分析可知,完善其系统设计,强化系统压力测试,对于后期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合理实现电力安全运行效果的意义重大。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应从多个方面完善和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加强需求沟通及造价成本分析,并落实需求文件编订以及可行性探讨,确保相关技术设计的可行性以及成本投资的合理性;加强现场实地勘察,基于既有电气设备现状、地质现状、现场环境现状、交通现状、网络通讯设施现状,进行基础数据勘察汇编,确保基础数据应用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及时通告相关设计进度、功能设计现状,直至最终完成控制系统设计。压力测试作业应该由模拟测试和现场测试两部分构成,实施模拟测试作业时,主要基于变电站模拟测试软件结合自动化控制软件,进行软件运行下的系统故障及异常现象测试,确保其软件应用的合格性和有效性,同时针对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修复,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及应用要求为止;模拟测试结束进行变电站机组的实际运行控制测试,直至控制系统达到运行要求及控制要求,则进行最终的系统投用。
4.3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安全管理
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变电站电力运行进行安全管理,有助于实现变电站安全、可靠地运行。利用在线监测技术监督电气设备的接触完整性和内部温度,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电网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一些决策系统可以科学分析电气运行中的不正常信息,并对其加以整合,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出决策。
结束语
为确保变电站电力安全运行,变电站必须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管理电气设备,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监督管理,使变电站安全可靠地运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文聪.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3):101.
[2]任立新.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4):117-118.
[3]冯文超.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1):88.
[4]程金群.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47+49.
[5]常雯雪.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8(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