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云南昆明 650224)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力电气设备是电厂发电和供电的重要的设备之一,是保障人们正常用电的重要的设施,对社会的正常运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力电气设备工作时间持续较长,工作流程复杂,导致安全管理措施难以展开,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对电力电气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优化管理措施,实现高效管理,促进我国电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我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为人们的正常生活用电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力设备;电气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电力电气设备的电厂高效运行的重要的保障。强化对电力电气设备的优化管理,保证其稳定的工作状态,使其工作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提升电厂整体的运行效率,确保正常的发电和供电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力电气设备应用流程比较繁杂,导致对其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供电和用电。由此可见,注重对电力电气设备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实现电力电气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对于提升电厂的工作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电厂未来发展的重要的研究课堂。
一、电力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变压器问题分析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需要在户外进行安装和工作,因此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大,导致变压器出现故障问题频繁。(1)缺乏合理的维护和保养。由于变压器安装位置多数在野外,安装位置比较分散,数量比较多,为日常维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中,由于对维护人员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变压器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变压器的故障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对整体的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引发了更大的损害。(2)避雷设施安置不完善。由于变压器设备在野外工作,如果避雷设施安装处理不科学合理,极容易受到雷击损害,造成变压器故障问题的出现。(3)设备绝缘老化现象严重。绝缘老化是引起变压器故障最主要的原因。由于变压器是进行持续性的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对绝缘层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导致其绝缘功能降低。
(二)电气设备温度过高
如果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过高,就会严重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电气模块的损坏。[1]如果外界温度过高,导致电气设备的金属材料出现软化现象,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机械强度,严重影响绝缘功能的发挥,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部分操作人员专业操作技能不足,导致在实际的设备操作过程中,不规范行为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由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薄弱,工作态度不严谨,对设备的运行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的发现,从而延误了处理时机,对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三)电接触不良现象
在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引发电接触不良现象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在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设备过度发热现象,导致设备温度较高,引起导体接触面氧化现象严重,致使电阻值加大,从而引起电接触不良现象。(2)在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电接触面出现移动等现象,引发电接触不良问题。(3)电接触面的构成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导电功能降低,材料外表镀层消失等现象,都会引发电接触不良问题的出现。[2]
(四)绝缘层问题
绝缘层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旦出现绝缘层缺陷,极其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由于外界因素比较复杂,环境恶劣,很容易引起绝缘层故障问题出现,致使绝缘层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此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层问题的出现。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在进行产品采购时,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安装设计标准进行采购,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产品使用之前的检测工作,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致使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在电气设备中应用。此外,工作人员工作疏忽,对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不当,防护措施不科学,引起导线出现损伤。
二、电力电气设备管理优化措施
(一)提升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操作人员是电气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对电气设备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教育和培训给予足够的重视,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程序,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规范性的操作,避免因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人员的职业操守,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切实负起自身的岗位责任。
操作人员要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基本规范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认知和掌握,以便在进行设备检修工作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以及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影响。操作人员要对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从全局出发,掌握整体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提升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把设备检修工作成果和绩效工资相挂钩,进行检修工作经验技术的总结,切实提升整体操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3]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责权机制,对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电气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为电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组织专门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统筹全局,对整体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还要强化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开展工作,确保操作的规范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最后,紧随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管理模式,实现对电气设备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督,促进设备管理的高效有序进行。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信息资料共享平台,实现设备管理和检修等资料的共享。[4]
(三)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
由于电力电气设备种类比较繁多,数量大,管理措施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困难,整体的管理效率不高。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电气设备的种类、规格、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并对每一项设备类型,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5]一旦某一类型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那么负责这一类型设备的管理人员就可以立即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害。此外,由于同一类型的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具体问题、处理措施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故障问题应对预案,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并判断故障原因,并发动应对预案,进行及时的解决。由此可见,采取分类管理方式,不仅实现了电气设备管理的针对性,而且极大程度上优化了人员配置,节约人力消耗,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四)优化变压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由于变压器设备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进一步优化变压器设备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整体的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1)严格按照安装标准规范进行安装。依据数据设计要求科学选择安装位置。进行户外安装时,在满足基本的安装要求的基础上,要采取严格的防雷措施,增强变压器设备对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2)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变压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和维护。要结合具体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对维护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一个变压器设备都能够得到妥善的维护和保养,并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6]
(五)建立专门的质检部门
要加强对质检工作的重视,提升质量人员的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把对电气设备的质检效果和质检人员的绩效薪资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强化责任意识。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电气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强化对材料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实行统一的采购管理,对设备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核,加大对质量的检测力度,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标准之后,才能允许应用。
结语
电力电气设备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电厂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电气设备的实际特点,结合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电力电气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文娟.配电房中的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策略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03):57.
[2]周海霞.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策略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03):169+171.
[3]成相霖.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J].电工技术,2020(04):145-147.
[4]黄雪琴.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1):79-80.
[5]梁小鸣.电力设备质量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244.
[6]潘水华.电气设备运转维护措施及管理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