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5010319840926XXXX)
摘要: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受到了社会范围的关注,需要在保证安全生产管理高效开展的基础上,保证电力企业稳健发展。文章针对现阶段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管理方式落后、现场标准化不完善等问题,提出解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措施,以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引言
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电力企业发展水平,提高电力企业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对传统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供电稳定性。同时,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当出现电力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按照应急方案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电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项基础行业,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直接关系,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因为电力生产较为特殊,诸多风险均存在于其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中,所以极大的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不注意就会引发电网瘫痪、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只有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可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与人民的安居乐业。电力行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发展(交通、通信、餐饮等)均依赖于电力的支持,电力对其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无法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则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与损失,若电力企业无法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这一环节,则势必会导致人员伤亡或大面积停电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而当电网瘫痪了,便会严重限制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电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行业关系到企业本身的效益。电力的安全生产还与企业本身的利益紧密相关。企业效益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本身今后的发展。若未充分保证电力生产安全,则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非常高,进而使企业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同时事故的频繁发生也会破坏整个电力行业的生产秩序。所以,电力企业应一直高度重视电力生产安全,将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让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保障。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较低,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全面地认识到违规操作所带来后果的严重性,同时部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目标与内容不清楚,主要表现在:在开展工作之前对周围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存在危险点等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部分工作人员仅仅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作业,严重缺乏规范性,同时还抱有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高。电力生产与管理中的工作流程不规范,甚至存在无票作业的情况,也会有临时性的工作,比如:配电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始之前,没有办理对应的工作票,无票作业,这就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极为不利。
2.2缺乏应急处理机制
在电力生产以及电能输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故,例如电压过高导致设备被烧毁、短路、电缆损坏等,都会影响电能产品的及时传输。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是电力生产、电能输送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当前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在电力企业中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部门,各个部门之间比较松散,没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因此导致应急处理工作困难。
2.3电力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比较陈旧
我国的电力生产设备与国外的相比比较落后,在电力生产中,工作人员和电力设备是决定生产能否安全进行的重要因素。很多发达国家的电力设备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规避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问题。而我国,电力生产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人工操作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在一些电力企业由于一些外在原因不能及时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升级也会对生产安全造成影响,造成影恶劣的安全事故。因此,在电力企业中,电力设备是否实现自动化也是会影响安全生产的。
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3.1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规范,并要求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日常的设备进行全面的审核与管理,保证生产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同时还要对一些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及时进行淘汰,在生产过程中还应该对设备进行记录与登记,尤其对于设备的维修以及管理都应该详细记录,防止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因时间过长或者维护不到位等存在安全隐患。在生产设备的采购之前要对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期限做出全面的了解,保证生产设备的高效性。在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环节之前,就应该对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的危险性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系统的安全生产方案,防止出现无票作业的情况。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可以定期组织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大赛,安全生产演练等,还可以在危险系数比较大的工作环境中张贴规范的工作流程示意图等。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电力企业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机等将电力生产的规范操作制作成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等形式,上传至企业的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上,方便电力生产人员的观看与查询。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等,提升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2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
应急处理是指当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时候,要按照事先制定的故障处理计划,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对现场人员的安全进行保护,及时对故障进行解除。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对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处理和控制。比如要确保应急故障处理系统良好通信,当电力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通知抢修部门进行抢修处理,及时恢复用电。同时,为了提高电力抢修水平,要对电力企业各个部门在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职能进行明确,每个部门要相互配合,在应急处理部门的指导下对事故进行处理。
3.3要及时对老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不断添加新设备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电力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要定期并且及时地对有问题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同时企业还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购进机械化程度高的先进设备,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减少人为操作产生的问题。设备操作员务必扎实掌握新旧设备的性能和安全防范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生产是我国经济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故障问题,电力安全生产事故是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视,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和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郑有鹏.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业,2018,(12):158.
[2]张晓晖.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工业,2018,(8):206.
[3]王延明.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9,(5):84.
[4]刘银坤..电力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关键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9(16):109-110..